放大圖片
■俞正聲與中外嘉賓一同為上海迪士尼開工儀式培土。資料圖片
2007年10月,俞正聲入滬履新,上海剛剛經歷「社保案」洗禮,13個月裡先後更換了四任「一把手」,加上金融海嘯來襲,上海經濟發展模式創新創業活力不足暴露無遺,經濟結構性矛盾和體制性障礙顯現,經濟走勢下行壓力加大;此外,常住人口快速增長,人口老齡化加劇,社保壓力巨大,房價高企,民生問題更加突出……新的挑戰與傳統矛盾交織,進一步加大解決問題的難度。
強力反腐 改善民生
俞正聲一上任首先整頓吏治,強力反腐,他提出「十不」承諾—「不搞封官許願,不謀私利」,對湯臣一品等22家房地產商果斷開出罰單,並告誡屬下不要礙於官場輩分「因循苟且」。
其次是推動體制改革與行政改革,提出要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戶籍管理制度改革、國資國企改革。他說,「上海戶籍制度改革進展太慢,有關部門的同志思想局限太重。」
第三是努力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俞正聲努力改善經營環境,鼓勵中小型企業創業,調整產業結構。在2010年上海兩會上,上海城開集團總經理倪建達曾「自豪」地表示「很高興」房地產拉動上海2009年50%的經濟增長,俞正聲即回應:「還很高興?我很悲哀!這反映了上海經濟發展中的結構不合理!」他向中央爭取了「兩個中心」(國際金融中心及航運中心)與「浦東綜改」政策,不僅將大飛機項目和迪士尼項目成功落戶上海,而且切實進行規模空前的世博會及虹橋樞紐等大項目建設。虹橋樞紐標誌上海有效地和長三角緊密結合在一起,其體現出的大局觀頗受好評。
經濟結構 不斷優化
經五年努力,上海轉型時期的硬軟體現代化開始啟航:2011年,上海GDP達1.9萬億元,超越新加坡、香港以及首爾,第三產業佔比攀升到60%以上,其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57.9%,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房地產業增加值佔比,從2006年的7.3%下降到5.3%,而先進製造業增速快於一般工業,一般貿易增速快於加工貿易,服務貿易增速快於貨物貿易,上海這頭經濟大象,開始轉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