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個月一日黃昏,我在中央圖書館有一個講座,題目是《粵劇與現代舞台》。我在專欄提這件事,不是做宣傳,只是講座的背後有玄之又玄的故事,很想細說一番。
《粵劇與現代舞台》是我2004年4月參加「戲曲表演研討會:回顧、現況與前瞻」時,發表的論文題目,發表的地點正就是中央圖書館。論文定這個題目,主要是當時粵劇界爭取在西九龍文娛區興建粵劇演出場地;我在「藝術發展局」擔任戲曲顧問,受戲曲組主席陳劍聲委託,提供資料給局方職員撰寫意見書,所以對戲曲舞台做了一點資料搜集工作;剛巧中文大學陳守仁博士想我在研討會發表論文,於是整理資料,撰寫成論文:《粵劇與現代舞台》。在文章裡,我嘗試以劇場演變對西方戲劇發展的影響來對照粵劇自十九世紀末進入西方舞台後的情況。由於講舞台,當然要使用幻燈片來幫助講解。很不幸,我帶去的「視窗」版本竟然不能在現場的電腦播放,結果要靠一張嘴在短短十五分鐘內介紹論文的內容,沒有幻燈片的輔助講解,真是講的「一口泡」,聽的一頭霧水。後來中文大學把講座的論文結集成書,限於篇幅,也只收錄文字。
今次應中央圖書館的邀約擔任講者,很快便決定再用《粵劇與現代舞台》做講座的題目,不過是2012年版本,因為除了2004年的原稿外,還增加了我近年就西九「戲曲中心」發表過的文章,希望話題切合時聞,增加觀眾發表意見的興趣。
根據文獻顯示,粵劇自1880年代在香港興起,當時的粵劇表演舞台,多在偏遠的新界地區,以竹枝及鋁片搭成臨時的戲棚。1890年,普慶坊的普慶戲院落成,成為香港島第一個室內的長久表演場地,不過,既命名為戲院,想必也可播放電影,所以嚴格地說,本地的現代舞台是由電影院開始。 ■文︰葉世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