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月3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昔日荒山禿嶺 今朝翠綠滿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1-3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上圖:陝甘寧老區黃土高原今日翠綠滿坡。下圖:1998年退耕還林前的陝西省安塞縣鐮刀灣新勝地區。香港文匯報西安傳真

 據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記載,盛唐時期,陝甘寧的情景曾是「閭閭相望,桑麻翳野,天下稱富庶者無如隴右」。然而,不知從何時起,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們陷入了「越墾越荒、越荒越窮、越窮越墾」的惡性循環怪圈,「山是和尚頭,溝裡乾丘丘,三年兩頭旱,十種九難收」,「下一場大雨褪一層皮,發一回山水滿溝泥」成了陝甘寧老區的真實寫照。有見及此,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黃土高原上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綠色革命」。近年來,除了退耕還林成效顯著之外,治溝造地也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如今,延安首創的治溝造地使當地山青水秀再現,到處鬱鬱蔥蔥。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陽波、張仕珍、胡秦玉

在談起陝甘寧老區生態時,中國地理學會理事、陝西師範大學旅遊與環境學院教授延軍平認為,陝甘寧老區的生態環境正在逐步好轉,但水環境仍在繼續惡化,而水環境問題將成為陝甘寧最後的問題。

 延軍平表示,與生態環境比起來,水環境問題更加嚴重,是致命的問題。生態不足以要人命,而一旦離了水,人們的生存將難以維繫。

水資源匱乏 制約經濟發展

 陝甘寧老區地處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向溫帶半乾旱氣候的過渡帶,年降雨量僅為200毫米至500毫米,人均水資源總量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15%,水資源已經成為制約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據介紹,榆林作為陝甘寧老區建設國家能源化工基地的中心城市,預計2015年,全市缺水量將達到3.43億立方米,2020年有7億立方米的缺口。而在老區有的地方,甚至連群眾的飲水都非常困難。

 延軍平曾和他的團隊成員對陝甘寧地區生態環境進行過多次調研,在他看來,陝甘寧地區的缺水問題主要表現為資源型缺水和水質型缺水。老區地處半乾旱地區,氣候不穩定,水資源本就匱乏,加上礦區的能源開採,嚴重影響了水的質量。

 甘肅慶陽是陝甘寧水質污染的重災區,在這片黃土高原區域內藏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工業發展欣欣向榮,然而在此背後,卻是礦區數萬群眾沒水吃的痛苦代價。當年慶陽市水務局副局長何鴻政的一句話,更是令人震驚:「全市227萬農業人口中,解決了飲水困難的只有170萬人,達到安全標準的僅有12萬人」。

 延軍平表示,礦區開發對局部生態環境的破壞其實只是表面的,最深層次的問題在於地下水的污染。由於開礦使地下水岩層被破壞,水質嚴重受損,此外,許多河流也越來越乾涸,直至消失。

倡生態私有 造林開闢綠洲

 陝甘寧地區地質地貌各有不同,因此面臨的生態問題也各不相同。對於寧夏和陝西府谷等地來說,沙塵是最大的威脅。

 在治沙界,陝西人牛玉琴是響噹噹的名人!20多年來,她憑借人挖、肩扛、驢馱的方式,在毛烏素沙海邊緣植樹、種草,從「一棵樹」到2,700萬棵,從11萬畝茫茫荒沙到林草覆蓋率達80%,如今,這片在陝北沙漠地區開闢出的綠洲,已經成為國內外著名的治沙典範區。

 但牛玉琴開闢的綠洲畢竟有限,在陝甘寧老區的廣袤土地上,荒漠地區依然較多。與此同時,陝北和寧夏的沙區,許多民間治沙人舉步艱難,無奈半途而廢,缺資金、缺人才、缺制度成為他們面臨的最大難題。

 延軍平認為,要治理好沙地,應當鼓勵生態私有,荒漠地區不具開發性,國家可探索實行生態私有,只要投入治理得好,產出利潤可歸屬個人。但他同時亦表示,治沙需要有一個健全的機制做保障,讓更多老百姓一起投入生態保衛戰。據了解,現在陝西神木縣已開始探索生態發展道路,將利於可持續發展。

相關新聞
習近平:國家核心利益不做交易 (圖)
京華瞭望:懷仁堂的「習氏戰略思維」
習近平視察武警 冀增執勤處突能力
黨報:反浪費是政治任務
新聞背景:政治局集體學習制度
解放軍副總長:海上爭端 後發制人 (圖)
中國戰機實彈巡東海 (圖)
粵厲行肅貪 7廳局官員落馬 (圖)
廣東省近兩個月查處高官涉貪案件
粵多市主官支持財產公示 (圖)
馬鋼安徽軍工 兩高層涉違法
落網貪官九成半有情婦
女兒吃空餉 晉官免職兩月就復出
灰霾蓋14%國土 京停駛三成公車 (圖)
日擬檢討戰時聲明 北京促以史為鑒
官媒:「自強不吸」非全面小康
溫總:切實驅霾 還民藍天 (圖)
港珠澳大橋演練沉管浮運 (圖)
廣州地陷 填好區又再沉 (圖)
粵司法廳長:或年內停勞教制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