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3年2月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透視眼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教育貴族化 草根升大漸少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2-01]     我要評論

——富貴大學生比例多20年前2倍 父擁居所高學歷「贏在起跑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高鈺)接受大學教育一直是草根家庭脫貧的有效途徑,但香港教育學院一項研究發現,去年生活於全港最富有1成家庭的19歲至20歲青年,入讀大學的比例高達48.2%,是草根家庭青年的3.7倍,差距較20年前的1.2倍比率顯著擴大。此外,父親有較高學歷、擁有自置居所及來自完整家庭的青年,入讀大學的機會較高,且優勢有擴大跡象。

 教院亞洲及政策研究學系副系主任周基利,根據政府統計處提供的1991年和2011年人口普查數據進行分析。周基利指出,反映本港貧富差距的堅尼系數,由1991年的0.476升至2012年的0.537;本港18歲以下的貧窮兒童比例,亦由20.8%增加至26.2%,貧富懸殊成為近年社會關注的議題。

兩成窮生雙失 富家子僅7.7%

 另一方面,教資會雖然在過去20年增加了首年的資助學士學額,由原先的10,665個增至16,600個,幅度近六成,但適齡草根青年入大學的比率不升反跌。數字顯示,2011年生活於全港最富有一成家庭的19歲至20歲青年,入讀大學的比例高達48.2%,反之是活在貧窮線以下家庭青年,比率只有13%,兩者相差2.7倍,差距較20年前1.2倍的比率,反映兩者的差距顯著擴大。至於雙失情況,草根家庭的青年比率近兩成,富家子女只有7.7%。

 值得留意的是,草根青年就讀學位以下的專上課程,如副學位的比例為30%,則較最富裕青年的23.6%為高,周基利認為,這顯示基層家庭的家長,普遍明白教育對下一代的重要。

影響階層流動 貧富更懸殊

 此外,若父親有大學或以上的學歷,其子女能殺入大學的比率高增52%,若父親只有中三或以下學歷,其子女能升大的機會只有12.9%。至於有自置私樓、家有雙親照顧等條件,亦較有利青年考入大學。

 就近年不少名校、英中均轉為直資學校,周基利擔心,這些學校的學費門檻相對較高,令不少清貧學生卻步,教育「貴族化」會影響階層流動,進一步加劇本港的貧富懸殊問題,「公平的教育制度,過去一直是香港改善階層流動的有效途徑,但社會近年忽視對貧窮兒童的支援,導致教育未能發揮應有的脫貧功用」。

 他建議,政府應為以基層家庭為收生對象的學校提供額外資源,令有需要的清窮學童得到更全面的發展,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相關新聞
內地升學續好景 教職博覽墟冚 (2013-02-01) (圖)
佛山院校再訪港洽合作 (2013-02-01) (圖)
香島專科專長內地升學輔導 (2013-02-01) (圖)
暨大華大推獎學金吸才 (2013-02-01) (圖)
分享經驗:寧波諾丁漢過來人:基礎年助融入 (2013-02-01) (圖)
參展11年 集美冀年招百港生 (2013-02-01) (圖)
滬理大中英國際院統一收費 (2013-02-01) (圖)
教育貴族化 草根升大漸少 (2013-02-01)
獻20年青春 科大274員工獲獎 (2013-02-01) (圖)
張妙清成中大首位女副校長 (2013-02-01) (圖)
數月「搜獵」覓賢良 張仁良獲薦掌教院 (2013-01-31) (圖)
張仁良資料 (2013-01-31) (圖)
教局促聖心讓學生原校畢業 (2013-01-31)
匡智晨崗校舍擠迫盼准遷校 (2013-01-31) (圖)
學生貸款撇賬涉款減約44% (2013-01-31)
高志森高華文等膺理大院士 (2013-01-31) (圖)
校園放大鏡:將軍澳香中邀施俊輝談學習 (2013-01-31) (圖)
教學有方:職場寫報告錦囊 (2013-01-31)
插喉考琴 血染試卷 理大女百煉成鋼 (2013-01-30) (圖)
浸大函城規會 爭地建中醫院 (2013-01-30)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透視眼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