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2月16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研究指中國院士嚴重老齡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2-16]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中國工程院學術會上,院士們在聽報告。網上圖片

——平均年齡逾74歲 學者籲優化精英結構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何凡 北京報道)代表中國科學領域和工程技術領域最高學術權威的「兩院」院士被指「老齡化太嚴重」。《東方早報》引述上海交通大學教授李俠發表研究文章稱,現任「兩院」院士年齡主要集中在70-89歲之間,工程院院士的平均年齡高達74.3歲。消息人士向本報透露,相關部門已就改善院士制度展開多次討論,並將完成專題報告草案後上報。

 「兩院」院士即中國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大科學史與科學文化研究院教授李俠在《中國科學精英老齡化太嚴重》文章中,指現任兩院院士年齡主要集中在70-89歲之間,40-49歲院士比例很低。年齡在70-79歲之間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佔全部709名院士的40%以上,而工程院院士的平均年齡高達74.3歲。

發表著作平均年齡30餘歲

 據他統計,16世紀科學家發表重要學術著作的平均年齡是50.1歲,而20世紀上半葉已降到34.9歲,相當於提前15年。據此推測21世紀和22世紀科學家發表著作的平均年齡應為32.73歲和30.6歲。

 「38-45歲是一個科學家最具創造力的工作峰值年齡段,度過此年齡段,科研能力就會逐漸衰減,70歲之後就很難說有何創造力,更不可能與年輕人相比。」李俠認為,中國目前的「兩院」院士中,處在這一工作峰值年齡段的院士比例很低,絕大部分院士年齡都在45周歲以上,中國工程院目前只有最年輕的院士鄧中翰今年剛好滿45歲。

籲純化榮譽剝離權力

 李俠又指出,近年來,兩院新院士增選工作已注意到老齡化問題,出現可喜現象。以2009年為例,新當選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平均年齡54.1歲,比2001年降了6歲。新當選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平均年齡56.2歲,比2001年降了近7歲。「預計在2013年兩院院士增選中,新當選的院士年齡應在55歲左右。未來應加大兩院院士中45-65歲之間的科學家比例,讓這些有活力、有想像力的人出來。」

 「在西方成熟的學術共同體中,院士只是個終身榮譽稱號,表示對該名科學家以往工作的承認和肯定。但在中國,院士變成了一種權力授予。」李俠稱,一個院士能在各類資源分配中佔盡優勢。最根本的是要純化院士的榮譽功能,剝離附在其上的眾多權力和資源。

 消息人士指出,目前,高層次創新型青年科技人才隊伍正逐步壯大,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已超過4,000人。而改進完善院士制度,已被寫入中央出台的《關於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意見》中。該項工作正由中科院牽頭,會同中國工程院、教育部、科技部共同承擔,並將「保持院士稱號的學術性和榮譽性,不與物質利益掛u」作為首要原則。

相關新聞
中國海監編隊「貼身」巡航釣島 (圖)
專家解讀:節日照常巡航 彰顯管轄權 (圖)
艦隊完成遠海訓練返抵青島 (圖)
日媒:日不公布雷達照射證據 (圖)
官媒籲降進口稅 千億肥水留國內 (圖)
春節逾400萬人次出境遊 (圖)
春節黃金周內地消費逾五千億 (圖)
一天12萬輛車 「擠爆」粵北高速路 (圖)
廣深動車通宵增開疏客流
春運18天 粵車禍同比減近300宗
研究指中國院士嚴重老齡化 (圖)
中科院院士年齡分布圖 (圖)
穗政府採購商 須提供「無行賄證明」 (圖)
地產商借城鎮化佈局中小城市
考研生自習搶座擠破門 (圖)
天津企業發生火災 (圖)
翟青任環保部副部長 (圖)
中醫藥管理局長:收集民間療法
審計署五年挽回損失8千億
山西水庫漏水 下游緊急疏散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