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廖穎琪) 特區政府正進行維港以外填海及發展岩洞的第二階段公眾諮詢,強調社會意見認同有需要建立土地儲備,填海可較快得到大幅土地,港府的規劃主導權亦較大,可應付長遠發展需要。有學者認同香港有需要適度填海,建議政府平衡各方面,做好長遠規劃。但有環團質疑5個填海選址,僅2個適合建屋,認為今次填海的建議無助解決住屋需要。
韓志強:續六管齊下增供地
土木工程拓展署署長韓志強昨日出席《城市論壇》時表示,社會意見認同要建立土地儲備,政府會繼續以「六管齊下」的方式增加土地供應,包括更改土地用途、重建、收地、重用前石礦場、在維港以外填海和發展岩洞,確保社會需要發展時,有足夠的土地應付。他指出,「造地」需時可長達8年至10年,而填海可較快得到大幅土地,政府在規劃上的主導權亦較大,強調政府會考慮對社區和生態環境的影響,例如海豚習性是群居於深海,因此會盡量只考慮於近岸填海,例如龍鼓灘等。
長遠房屋策略督導委員會成員關焯照出席同一場合時說,香港土地儲備不足,只靠發展新界土地並不足夠,認為政府有需要適度填海,建立土地儲備,又強調平衡土地需要、社會規劃和保育等不同方面的需要,做好長遠規劃。
香港海豚保育學會會長洪家耀稱非盲目反對填海,例如為興建港珠澳大橋需填人工島,「考慮到這是涉及國家的大型工程,當時亦無奈接受」。他續稱,保育與解決住屋問題並非對立,但今次政府建議的5個填海選址,當中3個不適合建屋,質疑建議無助解決住屋問題,選址亦太近海豚活躍水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