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3月29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訂貧窮線 公屋福利或當入息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3-29]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林鄭月娥強調,「貧窮線」並非「扶貧線」,主要是用作量度扶貧措施成效的工具,非與福利政策掛u。 黃偉邦 攝

——林鄭:旨在量度扶貧成效 委員倡另設保險線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聶曉輝)扶貧委員會昨日開會討論制訂「貧窮線」,公屋住戶現時享有的房屋福利,將大有機會被金錢量化,作為收入的一部分。政務司司長暨扶貧委員會主席林鄭月娥昨日在會後指出,公屋政策是最有效協助低收入家庭的政策,期望今年內定出「貧窮線」。但她強調,「貧窮線」並非「扶貧線」,主要是用作量度政府扶貧措施成效的工具,非與福利政策掛u。有扶貧委員會委員指出,當局傾向以市值租金減去實繳租金,計算於住戶入息內,但認為此舉有一定風險,應另設保險線。

扶貧委認同「相對貧窮」概念

 扶貧委員會大會昨日召開成立後的第二次會議。林鄭月娥會後會見傳媒時指出,會上對「貧窮線」的制定有深入討論,並認同以一個「相對貧窮」的概念制訂「貧窮線」,即是以住戶按月入息中位數的某個百分比作基準,期望今年內完成。

 對於公屋會否納入住戶入息範圍,並一下子拉低本港的貧窮人口,林鄭月娥指出,公屋政策是協助低收入家庭其中一個最重要的介入點及一個最有效的政策,對未來政策有指導性作用,委員會會進一步探討如何將其量化。

 她強調,制訂「貧窮線」並非為了追求一個數字,且「貧窮線」亦非等同「扶貧線」,而是一套協助政府量度貧窮人口、「貧窮線」以下的組群特徵,及量度政府扶貧工作成效的工具,有監察作用,「假設這條貧窮線是訂在住戶入息中位數的某一個百分比,其實今日有很多政策的介入都已高於該百分比,故與政府提供的福利制度並不掛u」。

余志穩:擬訂入息中位數50%

 扶貧委員會委員、兼樂施會總裁余志穩指出,會內對「貧窮線」應定為住戶入息中位數的50%有初步共識,並將定出2條「貧窮線」,其中一條純以入息水平來計算,另一條則為計算福利轉移因素後劃出來的線。他表示,委員對綜援及長者生活津貼等現金福利轉移並無多大爭議,惟生果金屬福利轉移抑或敬老性質則未有共識,但較多委員認為應計算在內。

 他又謂,大部分委員亦認同教育及醫療福利並非窮人才可享有,不應納入福利轉移範圍內,而公屋應否計算在內則未有共識。至於如何將公屋價值量化,余志穩指政府提出由物業估價署按同區市值租金計算,再減去公屋戶實繳租金,作為入息計算,「例如市值租金為6,000元,公屋戶每月實繳1,200元租金,便應在計算住戶入息時加上4,800元」。

 余志穩認為,上述計算方法存有一定風險,因為如果估價過於進取,或租金在某段時間內大幅飆升,便會偏離現實,故建議當局在機制內加入「可負擔租金」的概念,以住戶入息的30%作為保險上限。若以上述例子計算,若該公屋戶每月入息為1萬元,便應以3,000元減去每月實際繳付1,200元租金,在計算住戶入息時加上1,800元而非4,800元,「兩種計法應以低者為準」。他又謂,以樂施會計算,現時本港約有120萬住戶入息中位數在50%以下的貧窮人口,相信縱然按照政府的市值租金計法,亦最多只會將貧窮人口減少20萬。

鍾劍華:視作「收入」不公平

 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鍾劍華指出,公屋不應被視作「收入」,否則會對住在不同地區的公屋戶不公平。根據政府提供的資料,比較公屋及私樓租金得出的差額,港島區為4,000元、九龍區約3,500元、新界區則為2,800元。假設3人家庭的「貧窮線」定在每月收入11,750元以下,而月入同樣有8,000元的家庭,如果住在港島公屋就不算貧窮;居於九龍及新界者則屬貧窮人口。

相關新聞
港各界認同「遵守憲制 拒對抗者任特首」 (圖)
商界批「佔中」罔顧社會利益 (圖)
訂貧窮線 公屋福利或當入息 (圖)
習近平晤辛格 望中印早解邊境爭議 (圖)
金磚五國發宣言 決成立開發銀行 (圖)
民航機客串中國「空軍一號」 (圖)
內地微博湧現彭麗媛粉絲團 (圖)
美禁政府購中國電子通訊設備 (圖)
國防部:對美軍事機密無興趣 (圖)
塞國資本管制 恐釀次等歐元 (圖)
爭當金磚總部 中國機不可失 (圖)
國務院禁各部委接受送禮宴請
安徽書記:創新發展 勇探新路 (圖)
《福布斯》:中國中產年底超1200萬
回應朝攻擊威脅 美B-2轟炸機急飛韓軍演 (圖)
限奶令擬修改免拉錯人 (圖)
10招改善空污 冀2020年達新標 (圖)
工人圍貨櫃碼頭 損港航運美譽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