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4月1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中國經濟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貸款供應量增 推高通脹壓力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4-1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上月新貸1.06萬億 M2首破百萬億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海巖 北京報道) 中國央行昨日發佈統計數據顯示,3月內地人民幣新增貸款超出預期,達到1.06萬億元,助推一季度新增人民幣貸款高達2.76萬億元,創近3年同期新高。與此同時,截至3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首破100萬億大關,達到103.61萬億元,同比增長15.7%,自2000年至今貨幣供應量已增長近8倍。超預期的信貸增長與天量貨幣存量,令不少經濟學家對未來通貨膨脹與經濟貨幣化發出警告。事實上,過去幾年裡,「水漲船高」,快速膨脹的貨幣供應已一定程度成為物價上漲的推手,而經濟增長對新增貨幣的依賴加重亦值得決策層高度關注。

數據顯示,今年1月和3月新增信貸均超萬億元,一季度2.76萬億元新增貸款量比去年一季度高近3,000億元,前3月M2增速均超15%,到3月末同比增長15.7%,分別比上月末和上年末高0.5個和1.9個百分點。

信貸強勁增長 勢助力經濟回升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3月份新增貸款突破萬億元,一方面是資金面持續充裕,貨幣環境寬鬆所致;另一方面與投資旺盛有關,顯示出較為旺盛的市場融資需求。未來一個時期,隨著城鎮化潛力的釋放,投資仍將保持增勢,將帶動貸款的平穩增長。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中國銀行業遵循著「3:3:2:2」的貸款投放節奏,照此節奏計算,全年信貸投放可能達到9萬億元,貨幣信貸增勢呈現提速跡象。

 信貸的強勁增長為經濟的企穩回升奠定了一定基礎。數據顯示,一季度新增中長期貸款佔一季度新增貸款總額的比重達到30%,較以往有一定提升;體現企業經營活躍度的狹義貨幣M1同比增長11.9%,比上月末和上年末高2.4個和5.4個百分點,均顯示出微觀經濟繼續向擴張區間靠攏的趨勢。

  此外,3月份新增廣義貨幣M2達3.75萬億元,助推M2存量突破百萬億元大關。所謂廣義貨幣供應量M2,是指百姓所熟知的現金、鈔票即M0加企業、居民活期、定期存款的總和,這一概念被視為一國經濟體總的貨幣存量。

M2佔GDP比重升 經濟貨幣化趨嚴重

 近年中國M2存量呈現「加速度」上漲態勢,其中,2012年已達97.4萬億元,居世界第一,成為世界最大印鈔機,貨幣存量接近全球貨幣供應總量的四分之一,是美國的1.5倍。與此同時,M2佔GDP之比也逐漸攀升增長到目前的近190%,引發市場關於貨幣超發、物價上漲的熱議。

 分析認為,此前流動性氾濫加之超預期寬鬆貨幣政策影響下,2013年的通脹風險仍在不斷提升,這也增加物價調控的難度。

 中國社科院重點金融實驗室主任劉煜輝還指出,M2佔GDP比重的不斷上升,反映了中國經濟投資效率日益低下、經濟貨幣化程度不斷加深的現實。為貨幣瘦身減負,應成為今後一段時間中國經濟政策的著力點。

相關新聞
貸款供應量增 推高通脹壓力 (2013-04-12) (圖)
熱錢湧入 外儲增至3.44萬億美元 (2013-04-12) (圖)
特稿:第4季度貨幣政策或收緊 (2013-04-12) (圖)
央行正回購460億 連續8周「收水」 (2013-04-12) (圖)
A股高開低走 成交萎縮 (2013-04-12) (圖)
海外項目進駐京房展 主打投資移民 內地樓控 海外置業升溫 (2013-04-12) (圖)
無懼國五條 滬誕三冠地王 (2013-04-12)
易憲容料人行不鬆銀根 (2013-04-12) (圖)
RQFII額度傳按月審批 (2013-04-12)
匯金農工兩行各增2億股 (2013-04-12)
內地上月出口遜預期 進口急彈14% (2013-04-11) (圖)
內地外貿表現全球最好 (2013-04-11) (圖)
專家解讀:歐美經濟改善 一季度外貿回暖 (2013-04-11)
中日貿易續受「購島」餘波衝擊 (2013-04-11) (圖)
海關回應數據虛報:內地香港算法不同 (2013-04-11)
影子銀行風險增 信貸規模續攀升 惠譽揚言降內銀評級 (2013-04-11) (圖)
人幣升定跌 業界意見兩極 (2013-04-11)
世邦:中央無意「一刀切」壓樓市 (2013-04-11)
2月新增外匯佔款2954億 (2013-04-11)
內地2月從港進口黃金增89% (2013-04-1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中國經濟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