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惠濟橋全貌。本報河南傳真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駱佳 鄭州報道) 作為古時「滎澤八景」之一的惠濟橋,在土中沉睡了數百年之後,最終被全部發掘出來,展露芳容。根據史書記載和考古發掘,惠濟橋始建於隋唐時期,歷代多次重修,現存石橋為明代建築。重見天日的惠濟橋,進一步印證了鄭州作為隋唐大運河樞紐的重要地位,並對隋唐大運河申遺產生積極推動作用。
根據目測,三孔結構的惠濟橋高約6米,長約40米,寬約5米,基座由眾多圓柱形的滾石整齊排列支撐,深埋於泥土之中。雖然表面佈滿灰土,但支撐橋體的拱形圈樑組合依然牢固,縫隙均勻,白灰依然可見。在橋兩翼,不少層層碼砌的石板更是精雕細琢。為了防止拱形圈樑向外開裂,每個橋基上的整塊條石還在最外端設置了裡細外粗的鍥形卡子,死死牽拉著拱圈。
鄭州市文物局局長閻鐵成表示,惠濟橋的修繕,將根據清代地方志中的圖樣恢復原貌,橋的兩端還將建造兩座用於觀光瞭望的橋樓。同時,河道兩岸通過綠化整治,建造展示亭等,成為市民休閒觀光的好去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