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園林博覽會」系列報道之一
如果不是親身站在園博園內,記者很難相信自己的腳下曾是一片垃圾填埋場;如果不是親眼目睹,記者很難相信全國乃至世界各地的園林景觀都濃縮於此;如果不是親耳所聞,記者很難相信園博園的采暖、用電、用水等全部採用綠色節能系統……晴雪、疊翠、趵突、曉月將在園博園奏響初夏序曲,秋波、春蔭、夕照、煙樹將裝點園博錦繡谷奇觀。5月18日,第九屆中國(北京)國際園林博覽會將正式開幕,這個彙集了中國園林文化、生態環保精粹的園博園也將隨著園博會的召開成為生態修復的典範。 ■香港文匯報記者 吳冕、李茜婷
追溯園博園「前身」
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京城永定河老河道因挖砂形成大沙坑,後逐漸變成建築垃圾填埋場。140公頃的土地上,曾有2,000多名拾荒者聚集,私搭亂建近2萬多平方米,環境狀況非常惡劣。為徹底改變永定河生態環境,北京經多方多次研究論證,北京市政府做出一個驚人的決定——在這個建築垃圾填埋場上舉辦園博會。記者瞭解到,如此大規模的廢棄地上進行生態修復建園,在內地尚屬首例。
據永定河附近居民描述,過去河兩岸一到大風天就會刮起漫天黃沙,夏季還時常聞到垃圾填埋場傳來的陣陣臭味。至園博會籌建時,這裡仍留有一個深達30米,面積20公頃的大沙坑。後來,園博園籌建方因坡就勢,利用生態修復手段化腐朽為神奇,打造了一個下沉式的花谷,大沙坑搖身一變成為園博會的一大看點。
「今世」化作人間仙境
園博會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之後,北京將舉辦的歷時最長、規模最大的國際性盛會,60個城市的128個精品展園將在這裡亮相。記者4月初來到園博園探訪,沿園中的主路向院內走去,記者看見工人們在腳手架上十分忙碌,起重機吊起一棵棵等待栽培的樹苗,一輛輛工程車在園中曲折的小路上穿梭……主辦方介紹稱,總面積達513公頃的工地即將完工,部分園區已初具雛形,還有一部分園區已基本建成。
春有瓊花之陰,須賞煙樹漫坡;夏有山石疊翠,可觀玉泉垂虹。曾縈繞人心的「燕京八景」,待到園博會開幕時將成為遊人流連的「人間仙境」。錦繡谷原為永定河河床的一部分,園博園設計者利用既有地形,將現代垃圾填埋場改造為下沉式景觀花園,內設山石疊水、花卉瀑布,春天到來後,這裡的層層花圃將成為園博園中最亮麗的風景。
專家:高科技節水灌溉
園博湖和濕地項目工程部部長陳家慶表示,錦繡谷內已修建兩個蓄水池儲存降雨,並用於花木灌溉。 他解釋說,錦繡谷裡將實現「精準灌溉」,使水的利用率超過85%。當技術人員將錦繡谷內的每一棵樹錄入系統後,系統就會根據樹種、樹齡等數據,判斷出每棵樹的「飲水量」。
陳家慶稱,灌溉技術中更先進的是,還有一套同樣連接到電腦上的監測系統,能夠測算每次下雨時,這棵樹周圍降了多大的雨,樹已經「喝掉」多少水,再根據這一數據調整對每棵樹的灌溉量。僅這一項基於互聯網的智能控制系統,就能節約50%以上的灌溉水。
另外,園博會還有三大標誌性建築:永定塔、中國園林博物館和主展館。永定塔建設在園博園內的鷹山之上,建成後將成為永定河歷史文化博物館,是北京地區最高的民族風格仿古高塔。中國園林博物館佔地6.5萬平方米,將成為中國第一座以園林為主題的國家級博物館。月季型的主展館線條流暢優美,在技術設計上採用多項節能環保技術,體現出園博會「綠色低碳」的理念。
節能環保 促綠色發展
在園博園採訪時,記者雖然現在無法感覺到,但展覽館中的采暖、空調供熱和生活熱水,都將來自一套地源熱泵系統。根據測算,這一項每年又能節省1,518.94噸標準煤,並減少2,840.42噸二氧化碳排放。同時,園區內還將「藏起」10座太陽能光伏充電站,為園區內主路和草坪等提供照明用電,為監控系統提供電源。而這10座遊人看不到的電站,這預計年節約標準煤726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4.3噸,氮氧化物12.4噸,二氧化碳1,900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