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5月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國際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筆走波瀾:血跡斑斑奴隸鏈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5-06]     我要評論

李鍾洲

 數百年前,歐洲殖民者用槍炮轟開亞洲封閉的大門,以傳教佈道為名掠奪財富;數百年後,西方大企業取而代之,在自由貿易的口號下,提供金錢、就業和社會發展前景,誘使前殖民地和其他發展中國家「賣身」生產。殖民時代的種植園改頭換面變成血汗工廠,全球化供應鏈儼如工人身上血跡斑斑的鎖鏈。

 誰該為孟加拉塌樓意外逾600條人命負責?當全球輿論將矛頭指向跨國公司時,西方有意見卻為它們辯護,聲稱企業在發展國設廠,有助當地經濟和窮人脫貧,故應歸咎於官員貪污和監管問題。言下之意,再嚴重的意外,都只是「必要的罪惡」和發展的「陣痛」。孟國貧困家庭享受到發展成果之前,就要先承受喪親之痛,全球化是否真的令他們的世界變得更好?

 人權和自由的偽善和雙重標準,再一次表露無遺。孟國工人慘死,歐美政府鮮有表態,畢竟那不是自己的選民。西方實行嚴謹勞工保障制度,且工會勢力龐大,部分欺善怕惡的企業轉為向窮國埋手,又辯稱做足工廠審查,但這只是另一種成本效益計算的托詞,實為盡可能不減少利潤的前提下,做些表面功夫,滿足消費者的良心,背後繼續壓榨。

 英國工業革命時期工人的悲慘生活,1911年紐約發生三角內衣工廠大火,西方對勞工痛苦時期也有切膚之痛。往事若只是給世人眼睜睜看著慘劇重演,而非從中汲取教訓、避免重蹈覆轍,歷史就失去其價值。

 孟國工業意外頻生之際,美國有廠商開始班資回朝,「美國製造」有東山再起之勢。發展國勞工法例漸完善、製造成本趨升,塌樓醜聞或加速西方企業撤資,這對600亡魂和死者家屬而言,是安慰還是諷刺?

相關新聞
執政聯盟勝選大馬天不變 (圖)
京學者:華人影響大成拉攏對象 (圖)
安華女一戰成名政敵性愛片抹黑 (圖)
舞弊疑雲:「不褪墨」水洗即甩 政府被質疑造票
老婦身份被盜用 無法投票報警
「幽靈選民」來自印孟泰
國陣選前夜 免費粥粉麵飯吸票
Jimmy Choo光良回國投票
警方:「大馬之春」圖推翻政府
廉價何價? (圖)
筆走波瀾:血跡斑斑奴隸鏈
為僱主粉飾太平 稽查公司「得個樣」
困3天飲尿求存 「永不回製衣廠」 (圖)
巨企一走了之 威脅百萬人生計
改善工作條件 越泰洗污名
英副議長涉強暴同性被捕
朴槿惠訪美 大亨團隨行宣傳經濟 (圖)
朝軍演規模減 注視美韓會談結果
調查:2成英人買不起食物
傳BBC皮條客 誘女供主播性侵拍片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國際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