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曾俊華相信,本港具有良好競爭優勢發展離岸人民幣業務。圖為財爺在多倫多二十國集團峰會,與周小川(左)會面。 財爺網誌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人民幣近年已成為國際關注的重要貨幣,本港亦積極爭取成為人民幣離岸中心。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於其網誌上指,世界各地爭相發展人民幣業務,但相信本港具有良好競爭優勢。他並指,本港是世界上最早起步的離岸人民幣中心,銀行和金融機構都已經發展成熟的基建配置,即使未來人民幣實施自由兌換,「香港仍然能夠憑著先驅優勢(first mover advantage)佔先,情況和英國倫敦在發展Eurodollar(美國境外美元)業務上擁有的優勢一樣」。
兩地經濟高度融合同得益
內地與本港經濟融合越來越密切,財爺又認為,回顧過去30年發展,不能否認內地與本港經濟已經高度融合的事實,過程之中雙方均有所得著,「順著這一條路徑展望未來,我相信我們能夠更踏實地計劃香港的發展路向」。
財爺昨日在網誌上特別回顧內地與本港在過去30年的經濟融合歷史,稱內地與本港經濟融合大致可以分為3個階段。上世紀80年代初,內地落實改革開放,吸引本港工業北上,轉到珠三角地區落戶。同時,內地企業紛紛來港設立代辦處,這些「窗口公司」,帶動內地出入口貿易發展。
內企借港跳板「走出去」
第二階段為內地市場的逐步開放,為本港專業服務提供了龐大商機,金融、物流、會計、法律等各行各業都能夠直接受惠,同時亦帶動內地的經濟建設,更能與國際接軌。他又指,踏入21世紀,內地正式邁進國際市場,不少內地企業成功利用本港這個跳板「走出去」;而作為國際金融中心,本港在內地金融市場改革和人民幣業務國際化兩方面,亦肩負重要角色:「回顧近年內地企業『走出去』的例子,不難發現香港的蹤影。」
財爺以人民幣業務為例,稱本港離岸人民幣業務始於2004年,當時銀行主要為個人客戶提供人民幣存款、兌換、匯款及信用卡等服務。10年後的今天,本港已成為全球規模最大、最具效率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擁有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資金池和以人民幣定價的產品。
他進一步指,由於內地資本賬還未完全開放,本港為國家的資本項目提供了風險可控的測試平台,大力推動人民幣跨境使用,讓它逐步成為國際貿易結算、投資及儲備的貨幣。同時,透過發展人民幣債券、貸款和股票類產品,本港亦成為最大的離岸人民幣融資中心,為金融業造就龐大機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