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6月17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穗數十萬人棲身「籠屋」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6-17]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楊梅生一家擠在不足10平方米的空間內。 敖敏輝 攝

——繁華都市房價逼人 白領大學生嘆無奈

 香港10萬低收入民眾蝸居「籠屋」,曾引起國際社會廣泛關注。聚集了近五百萬外來人口的廣州,也因為連年來房價高企租金上漲,許多租客容身租金低廉的廣式「籠屋」。本報記者經過多月採訪發現,無論是地處廣州黃金地段的CBD(中央商務區),還是偏遠的郊區,「籠屋」無處不在,這類以床位或箱式單間為主的「籠屋」,每日租金從6元至30元不等。據不完全統計,廣州的籠屋有逾萬個,居住者更是高達數十萬之多。入住者包括白領、「蟻族」(大學畢業生低收入的群體)、農民工等。  ■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鄧保羅

 在廣州城中村或者城郊,建有一些格子狀的平房,每間約5至6平方米。因為水電齊全,月租僅需300到400元,許多到廣州謀生的人都藏身於此。

10平米擠四口 月無剩餘

 廣州鶴洞大橋周邊,這樣的格子房蜿蜒100多米長。楊梅生一家三代四口,在不足10平方米的方格子裡已住了數年。

 楊梅生和妻子阿蓉在海珠區一家服裝銷售店做店員,兩個人每個月的收入加在一起,大約有5,000元。之所以選擇如此侷促的住所,一方面廣州的房租太貴,另一方面是為了方便兒子在鶴洞大橋附近上學。

 「在市區上幼兒園,每個月要700多元,這是一個沉重的負擔。」楊梅生說,兒子就讀的私立幼兒園,其實並不算十分正規,若教育部門查下來,很難辦下去。他表示,「一家4口人吃穿住行,每個月花銷在3,000元左右,基本上每個月不可能有存餘的。」

 為了照顧孩子,孩子的外婆去年也來廣州和他們一起住。現在,一家四口三代人,就容身其間,月租金450元。由於格子房子正好在一棵大樹下,室內的採光極差。即使白天也要亮著燈。除了床、幾條長凳,和一些簡單的電器,兩個人在裡面轉身都比較困難。

 今年32歲的楊梅生說,老家村裡人都說他在大城市工作,又把丈母娘接過去住,常被同鄉誇「混得不錯」。每次,他都欲辯還休,「也許是好面子吧,小孩和丈母娘跟著我們吃苦,說出去臉上掛不住。」

人流雜亂 時有偷盜鬥毆

 和楊梅生同屬「80後」,25歲的小曾卻有著不同的人生軌跡。小曾來自貴州,3年前畢業於當地的一所本科院校,專業是市場營銷。

 小曾說,大學畢業後,父母希望他在家鄉考公務員,但他希望出來闖一闖。2010年過完年,他來到廣州。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中型超市做理貨員,工資是2,300元。做了2個月,他發現做的工作僅僅是整理貨架商品,完全是體力活,且枯燥無味,和所學專業完全不同。拿了兩個月試用期工資後,他選擇了辭職。這期間,他曾和同事合租過一套小房子,分攤下來,每人每月要700多元。扣除最基本的生活開支,要繼續租住下去,必定難以為繼。除了流落街頭,入住「籠屋」就成了他絕無僅有的選擇。

 「雖然在大學宿舍也是幾個同學住一間的,但是相比之下,籠屋畢竟人多雜亂,居住環境相差很多。」小曾說,在籠屋裡他丟過手機,被偷過錢,也因為瑣事被同居一室的人毆打過。儘管如此,因付不起更高的房租,他一直在不同的籠屋中輾轉。

 為了生計,小曾做過各種工作。最近,剛剛從一家瓷磚銷售店辭職的他,又陷入繼續找工作的低潮裡了。儘管,現在每天都疲憊地在籠屋和招聘市場之間穿梭。小曾說,目前還不打算回家鄉工作,希望能在珠三角闖出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

相關新聞
赴台個人遊增13市 (圖)
俞正聲:兩岸一家 化解誤會 (圖)
奧巴馬今向G8「自首」 (圖)
巿民悼劉Sir 憂「佔中」傷亡多 (圖)
教局:不應鼓勵學生參與違法活動
四煞擋舊樓收購 增供應好夢難圓 (圖)
二期邊境解禁 吸引市民「探秘」 (圖)
大學生闖百場招聘難求一職 (圖)
廣州軍區40戰機演練對抗 (圖)
穗地鐵施工 五先秦古墓遭毀 (圖)
朝倡美會談商無核化 (圖)
聯盟倡嶼北商住模式速發展
沒有父親節 喪兒爸爸淚促禁槍 (圖)
六成港爸嫌貴懶驗身 (圖)
軍用碼頭已諮詢 黎廣德仍要屈
4刀匪劫東方紅「軟金」 (圖)
穗數十萬人棲身「籠屋」 (圖)
菲簽協議 禁對台漁船動武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