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吳啟漢(左)昨指出,在新界東北發展問題上,傳媒和政府均把焦點集中於個別利益持份者,未能反映普遍市民的意見。香港文匯報記者廖穎琪 攝
——學者:聚焦個別團體未能反映大多數民意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廖穎琪)香港房屋問題迫切,但如何增加房屋土地供應,社會意見紛紜。中文大學調查發現,加快重建舊區獲最多港人支持,逾90%受訪者贊成,而填海和增加發展密度就有超過一半港人反對。民調又顯示逾80%港人贊成發展新界東北,學者分析指,傳媒和政府均把焦點放在個別居民組織和環保團體上,令社會討論傾向反對發展,未能反映普遍市民的意見,建議政府應將諮詢拉闊至全港市民的層面。
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於3月25日至4月3日期間,以電話隨機訪問1,001名操粵語或普通話的成年港人,以了解市民對房屋土地供應的意見。負責研究的中大地埋與資源管理學系副教授伍世良指出,為確保民調具廣泛地區性,受訪者所住地區的比例與2011年的人口普查相若,例如觀塘區佔全港人口8.9%,居於該區的受訪者為8.4%。
92.3%支持舊區重建增供應
民調顯示,72.2%受訪者認為香港的房屋土地供應不足。而各種增加房屋土地供應的方法中,「加快重建舊區」獲最多市民認同,92.3%受訪者支持,其次為將土地改劃為房屋用途及發展岩洞,同樣有逾75%受訪者贊成,而最不受歡迎的措施包括「於維港以外填海」及「提高市區發展密度」,分別僅約40%及30%受訪者支持。
57.2%認同提高賠償金額
發展影響方面,57.2%人認同「提高賠償金額去收樓收地」,接受程度最高,而其餘影響的接受程度均少於三分一,包括影響原居民社區網絡、自然生態及減少綠化地帶等。調查同時發現,82.3%受訪者贊成開發新界東北新發展區,主因是佔82.2%的「可增加土地或房屋供應」。
中大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吳啟漢昨稱,傳媒採訪和政府諮詢的對象均集中在環保團體、居民組織等個別團體,令社會討論傾向反對發展,但房屋土地政策是面向整個社會,不只是影響當地居民,認為政府應該諮詢整體市民,從而平衡不同持份者的意見。
填海增儲地 僅40%人支持
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早前於網誌指「填海是最適合作土地儲備的方案」,但填海於今次民調中僅獲約40%人支持。中大地理與資源管理學系專業顧問李慧瑩指出,政府政策考慮因素包括逼切性和技術可行性等,與市民看法或有落差,倘市民不接受,面對的阻力亦較大,認為政府可考慮注資市區重建局,加快重建步伐,因為加快舊區重建獲逾90%市民贊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