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7月5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應否以勞工政策增加工資?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7-05]     我要評論

香港樹仁大學商業、經濟及公共政策研究中心 李樹甘 吳祖堯

 社會上,支持立法規定最低工資、標準工時(超時加薪50%)、集體談判權等直接或間接增加工資政策的一方,主要認為工資太低。筆者認為應否實施這類勞工政策及其正負面影響,與市場工資的高低無關,關鍵在於勞力市場屬於什麼結構。

 在「競爭的勞力市場」,市場工資反映工人的生產力,正如在6月21日的文章中解釋,工資最終達到僱主所能承受的水平,就不能再加,企業只能賺取合理利潤(筆者下篇文章將解釋為何企業需要合理利潤),不能透過壓低工資以賺取額外利潤。一旦工資水平高於其生產力,企業便會考慮替代或減少聘用勞力。若勞工政策令工資不斷增加,而工人的生產力不變,再加上租金上升,就會加快勞力被替代的過程。更壞的情況是當成本上升到企業不能承受的水平便會倒閉,有能力轉嫁或對沖成本的大企業反而所受影響相對較小,處於邊緣的本土中小企最難生存,這不但會減低本港整體競爭力之餘,更會坐大「霸權」,危害消費者利益。

 一個被評定為「競爭的勞力市場」要符合以下情況:(1)具全面的市場資訊,即勞工知道工作的相關資訊,包括其他公司的工資等,而僱主亦知道勞工的相關資訊。(2)交易費用低,這是經濟學用語,意思是勞工不用付出高昂的代價便可轉工,例如他們不用花太長時間找新工作、重新定立僱用合約的成本低等。(3)同質性勞工的技能相同,同業僱主提供的工作環境相同。(4)市場中有許多僱主,即沒有單一僱主能影響市場工資水平(一些理論認為僱主的數量不是必要條件)。

 若市場符合這些條件,這個市場中的僱主就是「工資接受者」(Wage takers),工資將由市場決定,是僱主之間互相競爭勞工的結果。在此市場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勞工自由流動(轉工)。當然,要完全符合以上條件相當困難,但只要接近上述條件,僱主就只能接受市場工資。

 回到現實,香港地少人多,資訊流通速度快,獲取工資訊息的費用不高。互聯網及大眾傳媒時有提供相關資訊。即使不懂上網、不買報章雜誌及不看電視,也可以花點時間逛一逛街,留意一下商店、食肆的招聘告示,便大致上能了解一些行業的市場工資,或者到勞工處查詢也方便直接。另外,轉工的費用亦不高,一些低技術行業長期缺人,僱主求才若渴,僱員容易受聘。

 因此,條件(1)和(2)不難符合。加上,現時正面對勞力不足、受最低工資影響的勞力密集行業,如清潔、保安、零售、護老及飲食等,其工作環境大同小異,行業要求的工作技能不高,勞工技能不會相差太遠,大致符合條件(3)。條件(4)更是輕易符合,行業僱主的數量多,即使是大企業也只是眾多僱主中的冰山一角,亦難以影響市場工資水平。

 再者,我們看到了最低工資促使轉工潮的出現,是更為有力的證據,反映勞工可以自由流動,這是「競爭的勞力市場」的一大特徵。故此,單靠提升工資的勞工政策,只會破壞市場合理的工資結構,負面影響亦隨之而來。當然,市場上難免仍有個別有能力影響工資而又無良的僱主,但面對強大競爭、資訊發達、勞工不足的情況下,這類僱主應愈來愈少。

 在「一刀切」政策下,遊走灰色地帶、剝削勞工的僱主容易繼續留下,反而遵守法規的好僱主則可能處處受掣肘,減低其生存空間,甚至因承受不到成本上升的壓力而結業,形成「劣驅逐良」的情況。一方面,社會亦絕對不應忽視普遍工資難以維持基本生活的情況;另一方面,更不應殺雞取卵,犧牲整體利益,最終得不償失。

題為編者所擬。本版文章,為作者之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立場。

相關新聞
港次季GDP料減速至4.7% (圖)
實質本地生產總值 (圖)
綜合消費物價指數 (圖)
今季通脹料升至5.1%
港樓價再跌一成不出奇 (圖)
港外資來源 中企稱霸 (圖)
特稿:大戶執死雞 「遲鵀A殺死你」
東方匯理籲聯匯要有脫u方案 (圖)
TDC助港美容餐飲攻內地
渣打:按息不會大幅調整
內銀煤炭猛火 港股彈321點 (圖)
A股反彈 滬指重上2000 (圖)
勵駿暗盤跌2% 金彩升3.7%
東力實業叫停72億配售協議
華燃加氣價股價未沖喜
香港電訊Wi-Fi快5倍搶客 (圖)
越秀地產完成賣樓目標65%
九倉10億奪寧波地
歐柏嘉2千萬花紅買股獎員工
五礦建設提高賣樓目標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