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7月1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人民政協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蕭暉榮 中國畫書法雕塑展 慶回歸促兩岸溝通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07-1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蕭暉榮冀「中國畫.書法.雕塑藝術展」能為香港回歸16周年獻禮,也希望通過藝術加強兩岸的理解和溝通。 王曉雪 攝

 香港文匯報訊•人民政協專刊訊(記者 王曉雪、田一涵)香港回歸祖國16周年當日,「蕭暉榮中國畫.書法.雕塑藝術展」在全國政協開幕。香港著名書畫家、雕塑家,江蘇省政協常委蕭暉榮接受本刊專訪時表示,該畫展意在為香港回歸16周年獻禮,也希望通過藝術加強兩岸的理解和溝通。

 蕭暉榮1946年出生於廣東省潮陽的一個華僑世家,1981年移居香港,是香港當代著名書畫家、雕塑家,中國文聯全國委員,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也是江蘇省政協常委。業界對他的評價是:「他懷著赤誠的愛國愛港之心,以獨特的手法,創作了許多兼具傳統筆墨和時代風采的作品。」

被譽為「現代中國畫巨匠」

 身為政協委員,他多次應邀參加全國政協書畫室舉辦的各項活動,在2000年3月舉辦的書畫家聯誼會上,他與全國政協委員會白雪石教授、郭怡琮教授等合作《君子素馨》,為全國政協收藏。2005年以來,蕭暉榮先後在日本東京、韓國首爾、中國台北等海內外舉辦個人展覽30餘次,所到之處,好評如潮,被譽為「現代中國畫巨匠」。2010年,南京中山陵景區特別為蕭暉榮設立內地首個以個人命名的「蕭暉榮梅花藝術館」,作品為故宮博物館、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等收藏。

首位中國書畫家獲行星命名

 今年6月,蕭暉榮再獲盛譽,成為首位榮獲小行星國際命名的中國書畫家,這也是對其多年來推廣文化藝術所做貢獻及所取得藝術成就的褒獎。小行星命名是一項崇高的國際榮譽,旨在彰顯被命名人士在科學、教育、文化、慈善等方面所做出的特殊貢獻,具有國際性和歷史性。命名獲得批准後將成為永久星名,永遠載入世界天文史冊,並為世界各國所公認。

盼靈活輸出祖國價值體系

 對於成為畫壇行星命名第一人的稱號,蕭暉榮表示,這並不是他個人的榮譽,而是西方社會對中國藝術界的肯定。蕭暉榮認為,隨著中國的崛起,西方對中國文化也愈加重視,能以中國書畫界提名並命名這顆行星,是一個好的開端,說明中國的價值觀念在世界上已得到公認。「希望祖國的價值體系能夠在完善的基礎上靈活地輸出,這才是真正的強國。」

 歷史上的香港,因郭沫若、蔡元培等文化名人的駐留而生發出一段璀璨的文明,而作為國際金融大都市的現代香港,由於濃重的商業氛圍,被人視為「文化沙漠」。這一現實令蕭暉榮扼腕嘆惜。蕭暉榮指出,他在內地舉辦過一些書畫展覽,可是一些當地人認為他不是香港人。「看來香港為文化沙漠的概念,在國人心中已根深蒂固。」

嘆劣作污西九 盼增交流資源

 蕭暉榮表示,要從自身做起,在香港播下傳統文化的種子,希望日後開枝散葉,枝繁葉茂。「香港人應該尊重文化人,文化人之間也應該相互尊重。」

 他又指出,香港西九龍地區有一種很奇怪的現象:那裡經常出售醜化自己國家領導人和同胞的畫作,這些劣作大多都是內地崇拜西方的畫家賣到國外去又回流來的。針對香港文化界的不良現象,蕭暉榮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為何不用這些錢去支持中國藝術界?」蕭暉榮表示:「內地有很多博物館,可以將博物館珍藏的藝術品拿到香港來向普通民眾展示,讓他們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

 論及自己的藝術之路,蕭暉榮坦言,自己並非出自書香門第,也並非院校科班出身。由於對藝術的熱愛,他早年在家鄉創辦的工藝美術廠工作,由於各種機緣,結識了劉海粟、陸儼少、吳作人等畫壇前輩。當時這些老藝術家被打成右派,別人對他們避之唯恐不及,蕭暉榮卻視若良師頻頻造訪,從這些藝術家身上,他學到了在學校裡學不到的藝術修養和鑒賞能力,為他的藝術人生打下了深厚的基礎。他坦言,「雖然我沒有接受過系統藝術訓練,只是中學畢業,但是我卻找到了一條學習中國傳統繪畫的最佳途徑:鑒賞與交流」。

 蕭暉榮喜歡畫花鳥,尤喜畫梅。但在鑽研中,他發現古人畫梅或是表達清高人格,或是抒發懷才不遇的苦悶,「均是表達『小我』的情懷,並沒有體現大氣魄。」有感於日益強大的祖國,昔日文人的苦悶已一去不復返,於是蕭暉榮賦予了筆下的梅花新的時代特徵:「今之炎黃子孫揚眉吐氣,祖國繁榮安定,處處喜氣洋洋,以傳統之水墨梅花恐未能形容,余以多色並茂寫之,以讚昌盛之景,亦見團結之力量也。」

 在香港回歸祖國16周年當天,蕭暉榮在政協禮堂展出了中國畫、書法、雕塑作品200餘件。其中《日出東方》、《同春圖》、《神州春色圖》等國畫作品立意高遠,布局奇偉,大氣磅礡;《中國夢》、《沁園春》、《美麗中國》、《璀璨香江》等書法作品章法嚴謹,熱情奔放,充滿激情。

 此外,蕭暉榮提倡創作的「文人雕塑」,將中國畫的筆墨意趣與青銅雕塑的沉穩恆固完美結合,深刻開掘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意蘊。

回歸還港尊嚴 籲珍惜報祖國支持

 蕭暉榮告訴記者:「我在1997年7月1日零時畫過一幅《祖國萬歲》,表達對香港回歸的祝賀。這些年來,我的創作理念和作品都離不開中國情結、民族感情。身為中國人,我很慶幸能吸收中華五千年的豐富歷史遺產,港人過去在港英政府的統治下,並無多少尊嚴可言,能回到祖國懷抱,就像久別的遊子回到母親的懷抱一樣。同時祖國對特區政府和香港同胞給予非常多的支持,作為香港人,我們要珍惜這一切。我來內地舉辦展覽就是我對祖國的回報,也是對自己工作的交代。」

相關新聞
人民政協專刊(第20期) (2013-07-11) (圖)
厲聲譴罪行 布網制兇徒 (2013-07-11) (圖)
張慶黎:把思想理論武裝擺首位 (2013-07-11)
陳昌智籲提煉參政黨建設理論 (2013-07-11) (圖)
農工黨中常會在京召開 (2013-07-11) (圖)
張慶黎會見香港文匯報社長 (2013-07-11) (圖)
地方動態•北京:委員宣講「我的夢.中國夢」 (2013-07-11) (圖)
地方動態•重慶:香港委員開展年中視察 (2013-07-11) (圖)
蕭暉榮 中國畫書法雕塑展 慶回歸促兩岸溝通 (2013-07-11) (圖)
廖長城倡建好平台推知識產權貿易 (2013-07-11) (圖)
存史 資政 團結 育人 (2013-07-11) (圖)
徵集港澳回歸史料 體現「首都文史」概念 (2013-07-11) (圖)
記者手記:人少資金缺,怎麼辦? (2013-07-11) (圖)
黨派徵集史料 各有特色傳統 (2013-07-11) (圖)
不斷豐富「首都文史」概念 (2013-07-11) (圖)
趙志強:滿文「鑰匙」還原歷史 (2013-07-11) (圖)
滿學大家 清史權威 (2013-07-11) (圖)
滿文申遺 刻不容緩 (2013-07-11) (圖)
傳據學:滿語研究新角度 (2013-07-11) (圖)
人民政協專刊(第19期) (2013-07-0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民政協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