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姜亮夫故居面積不大,但書香墨意、精緻典雅。
6月26日,圓明園流失銅獸首以法國皮諾家族名義歸還中國,引發各界對中國流往海外文物的關注與深思。
昭通古城內,也有一位留學法國、畢生保護中國海外文物的人物,這便是國學大師姜亮夫。姜亮夫故居位於古城陡街86號,由庭院、正堂、廂房、耳房、廚房、閣樓等組成,面積雖然不大,卻書香墨意、精緻典雅。小小的庭院擺滿了精心修剪的盆栽,廂房內除了一張簡單的床,其他的空間都用於陳設筆墨紙硯以及書架和書籍。
身背文物躲空襲
成長於這樣的書香之家,姜亮夫於1926年考入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師從王國維、梁啟超、陳寅恪。1935年,在留洋風潮下,姜亮夫遠赴法國巴黎進修。
「在巴黎期間,姜亮夫發現有大量晚清時期流失的中國珍貴文物,便計劃通過拍照、臨摹、抄錄等方式將文物帶回祖國。」時雲山介紹說。當時拿破崙宮中的圓明園珍寶不允許中國人參觀,姜亮夫想盡各種辦法才獲得准許抄錄臨摹。當時的巴黎國民圖書館,每拍一張照片要付14法郎,姜亮夫節衣縮食,先後拍了照片3,000多張。
1937年,姜亮夫帶著這些珍貴的文物回到北京,卻遇上抗日戰爭爆發,姜亮夫南下逃亡上海。後來,由於戰火蔓延,姜亮夫不得不在多地之間流亡避難。然而,無論到了哪裡,姜亮夫都把這些珍貴的文物打包帶在身邊,一聽到空襲就背包逃跑。
1953年,姜亮夫任杭州大學(現浙江大學)中文系教授、中文系主任、古籍研究所所長、博士研究生導師,獲梁啟超讚譽:「海燕飛來窺畫棟,薄荷相依滿橫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