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家信訪局辦公大樓的四樓,有間「信件分揀室」,十幾平方米的屋內,放著幾麻袋已經消過毒的信件。分揀員從麻袋中拿起一摞信件,在桌子上順幾下,放到拆信機上,拆封後再放到各省的信件格子裡,幾位年輕的分揀員一幹就是一上午。這些經過初次分揀的信件,再匯集到另一間辦公室,按照涉法涉訴、城鄉建設、農業農村、勞動社保、組織人事等幾個方面,再次進行分類調度。分好後,其他業務處就可以將屬於自己職責範圍內的信件取走,按照相關規定認真及時處理。
最終,一些信件可能到達相關領導的秘書處,再遞給中央領導。據中共中央辦公廳秘書局主管的《秘書工作》雜誌記載,曾任中共中央書記處政治秘書室主任的田家英會篩選出重要的群眾來信,供毛澤東批閱,其餘由他代為回覆。但即便是毛澤東自己手寫的回信,田家英也會重新謄抄一遍再發出,把原稿留下。
「人民包裹」包羅萬象
作為廟堂與江湖的連接點,中南海郵局的工作對寫信者而言意義重大。尚元清說起一封1959年6月的人民來信。當時,這封署名為「吉林省長春市朝陽區北安路小學四年級二班王剛」的信件同眾多群眾來信,一起被投送到了中南海信訪處。
幾十年後,已是著名演員、主持人的王剛說出了這封來信故事的後半部分。當年作為小學調皮搗蛋的壞典型,王剛被周圍的同學孤立了。為了排解內心的孤獨和無助感,他決定給毛主席寫信,並隨信附上了兩張自己畫的水彩畫。十幾天後,王剛突然被叫到校長辦公室。他拿到了一個信封——裡面有毛主席親筆簽名的標準照和回信。回憶這段奇特的經歷,王剛說:「忽然,我在人們眼中的印象一下子變了,各種讚揚聲不絕於耳,然後我成了一個好班長、一個兩道槓的少先隊中隊長……這封信改變了我的一生。」
一封寫著「中共中央大鬍子首長收」的來信,也讓李振才印象深刻。雖然周恩來總理在民間被稱為「大鬍子」,但分揀時,這封「怪信」是否應該交給國務院工作人員,仍使李振才非常糾結。幾天後,那封「大鬍子」來信幫助周恩來找回了長征途中失散幾十年的老友。
上世紀60年代,很多群眾喜歡寫信向黨中央報喜。李振才工作的11年間,見過各式各樣的「人民包裹」,從芒果、獼猴桃等時令水果,到群眾自己製作或者精心挑選的衣物、書籍,包羅萬象。 ■《解放日報》(三之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