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阿東雖然輸在起跑線,但憑個人努力,最終考入港大牙科。 香港文匯報記者曾慶威 攝
——會考7A拔尖升港大 人脈見識輸富生須格外努力
香港貧富懸殊嚴重,學生培育資源差天共地。本報昨追蹤報道了基層茤苳皉~馬健霖的日常生活及對「輸在起跑線」的看法,而正就讀香港大學的阿東,對此也有深刻另一番體會:出現在記者眼前的他衣著新潮、談吐得體;宿舍房內書桌擺設精緻,小櫃旁的古龍水「布波族」氣息濃厚,再看個人簡介:會考7A「拔尖」、八級小提琴、準牙醫,一點也不遜色,似來自中產家庭的名校生。但實際上他卻是「屋h仔」一名,一家五口月入曾低至6,000元,試過無錢交費被截水截電。對於求學時與富裕學生於「起跑線」的差距,阿東說起卻感慨萬千,指無論英語、人脈、見識等方面,縱然自己曾經努力,仍難望其項背,「機會也不是說沒有,雙方仍在同一條跑道;不過要有心理準備,一定要比別人付出更多更多的努力,才有機會『追返』一些……」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鳴
記者問阿東:「窮學生是否已輸在起跑線?」身為過來人的他沉思良久,並開始分析身邊富裕同學和其補習學生,「他們父母是法官、銀行高層,住貝沙灣、半山,平日有司機接送……」結論是富裕家庭社經地位高,子女成長獲龐大資源支援,加上家長早有計劃裝備子女,大大幫助日後發展,「雖然我們仍在同一跑道,大家都會經過同一段路,但他們已走前了好多」。他強調基層學生一定要有心理準備,付出許多努力才有機會「追返」上去;「追返」二字他特別加重語調。
少機會學英語 溝通欠順
阿東以自身經驗,總結基層學生三大挑戰:英語、人脈、自我形象與社交。流利的英語,兼要與外國人有共同話題,對事業發展無往不利,阿東坦言基層生這方面很輸蝕,並指自己雖然公開試英文成績尚可,但口語及文化認知方面卻落後同學一大截,那並非單靠讀書和看新聞就可學到,更需要生活體驗,「如一年級時我們招待來港交流的新加坡國立大學牙科生,大家出去飲酒;『海歸』同學跟新加坡學生混得很熟,又有文化交流;但我不但話題難融入,英語也未能流暢說出,如教他們如何坐車買東西,也說得斷斷續續……」
阿東指自己小時候少機會接觸英文;但部分同學除父母本身懂英文,或有能力聘外籍老師練習,甚至曾到外國留學,經歷大不同。
毛遂自薦工夫多 拜師學藝優勢大
至於人脈,阿東也不無唏噓,指有同學父母都是牙醫,早已熟悉行業運作,如處理病人的臨場技巧,此外多個專業如牙醫、律師等,「拜師學藝」很重要,「人脈幾乎100%幫到!有熟人介紹與毛遂自薦差好遠,前者在借用別人信譽;後者則要多花好多工夫證明自己」。他更道出所知的真人真事,「有本來考不上一所大學的專業學系的學生,但因家族關係,得知另一大學尚有學額,便即趕去報考,最後更成功入讀」。自我形象與社交方面亦令阿東感慨:「上大學之前,我以前連『買衫』概念也沒有,也不知衣要稱身,一直買大一個碼,連面試時的西裝都一樣;那樣其實不太好看,但自己沒人教,也沒有條件……」
政府支援有限 影響自我形象
對阿東自感不足的情況,專門輔導青少年的青協督導主任鄧良順表示理解,認為那反映現有對基層學生支援集中於學業及一般課外活動,始終有限制。他認為,阿東提出的貧富差異雖屬較微觀層面,但累積下來卻會影響自我形象,而阿東的狀況對就家庭出身來說,其實已萬中無一,既已知不足未來便可作針對性改善,如焦點訓練生活化的英文口語等。
中原人力資源董事總經理周綺萍認為,阿東所感慨的出身不足屬「非戰之罪」,上一代「60後」很多人也面對相同處境,只是現在富裕學生人數增多而已,建議阿東繼續努力提升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