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尹樹廣
「你去過撒馬爾罕和希瓦嗎?」1996年初夏,筆者在塔什干採訪烏茲別克斯坦總統卡里莫夫時,他向我問道。採訪中,他不止一次提及撒馬爾罕、布哈拉、希瓦、費爾干納等絲路古城的名字,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撒馬爾罕是卡里莫夫的故鄉,人口約40萬,是中亞最富盛名的古城之一。走在大街小巷,寶藍色的洋蔥頭狀穹窿頂、貼著各色馬賽克紋飾的高大圓柱、阿拉伯風格的紅磚宮殿、宏偉的清真寺、帝王陵舉目可見,使你真切感受到這座「露天建築博物館」的魅力。
烏茲別克人最引以為傲的有兩樣東西:一是眾多保存完好的古城,二是一代梟雄「瘸子」鐵木爾(帖木兒)。
絲路古城,主要是指撒馬爾罕、布哈拉、希瓦、費爾干納、安吉延等世界文化遺產,它們每天都吸引著八方來客,讓人留連忘返。 撒馬爾罕曾是位於阿姆河下游的花剌子模國的首都,成吉思汗的蒙古鐵騎西征中亞時,曾在此遇到頑強抵抗,強攻5日不克。成吉思汗惱羞成怒,拿下撒馬爾罕後下令屠城,這樁大屠殺慘劇有明確的史書記載。關於鐵木爾帝國的奠基人鐵木爾的出身,主要流傳兩種說法:一說他是成吉思汗後裔;二說他是西突厥化的蒙古人。十四世紀下半葉,鐵木爾以撒馬爾罕為中心,建立起囊括中亞、西亞和南亞的龐大帝國。征服中國一直是他的夢想,經過多年準備,他於1404年11月集結20萬大軍,東征大明帝國,出征第十天便死在半路上,即今吉爾吉斯斯坦伊塞克湖附近。
撒馬爾罕有一處名景點——鐵木爾墓。在參觀地下的玉石棺槨時,解說員說:1941年6月20日晚,蘇聯考古學家打開了石棺,在鐵木爾頭顱上甚至看到了一根根髮絲。但可怕的惡魔也放了出來。幾小時後,希特勒向蘇聯不宣而戰。據說,鐵木爾石棺蓋上寫著一行字:誰若打開我的棺木,將放出可怕的戰爭惡魔。真是一語成讖。
近一百多年,烏茲別克的土地與中國有著更多的聯繫。十九世紀下半葉,位於今烏國東部費爾干納盆地的浩罕汗國伯克阿古柏,從中亞流串到南疆地區,並在沙俄和英帝國支持下,在南疆建立起所謂的「哲德沙爾國」,從事分裂活動。在左宗棠統率的湘軍痛擊下,阿古柏最後走頭無路,服毒自殺。
今天的烏茲別克斯坦,在中亞的戰略地位依然十分重要,雖然是「雙重內陸國家」,遠隔中間兩個國家才能望見大海,但其作為中亞人口最多的國家,經濟潛力巨大,是中亞唯一擁有黃金、「白金」(棉花)、「黑金」(石油)、「藍金」(天然氣)的「四金」之國。
武功蓋世的一個個馬背民族衰落了,湮沒了;衣裘枕氈的草原游牧部落走入現代文明社會……留給我們的,惟有對西域歷史煙雲的無限遐想和追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