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0月3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收藏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洛陽紙貴 一場「民國風」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0-0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2012.嘉德.民國書畫拍賣場

 今年書法收藏勁吹「民國風」,一副孫中山對聯「讓人非我弱,得志莫離群」在朵雲軒春拍中,以1023.5萬元的成交價成為全國賣價最高的對聯,其拍賣估價只有30至50萬元;在中國嘉德四季拍賣中,愛國將領楊虎城的一幅手跡也拍出了264.5萬元,高出估價二百倍。不僅如此,「山河歲月——梁寒操藏民國名人尺牘」專場一百二十五位民國人物書法尺牘悉數成交,成交總額接近一千八百萬元。民國書法板塊逆勢上揚,成為藝術品市場關注的焦點,似乎有一種趨勢,民國板塊的關注度正在慢慢升溫。對此現象我們與相關專家進行傾談,分析探討這場書畫收藏場中的「民國風」。 ■文、圖:香港文匯報記者張夢薇

 其實翻閱著錄就不難發現目前市場上民國時期的書畫作品主要可以分為兩大類:一是職業書畫家的作品,民國時期的職業書畫家非常多,比如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潘天壽、傅抱石、張大千、李苦禪、李可染、溥心畬、于非闇、陸儼少、劉海粟、林風眠、豐子愷、丁衍庸、吳湖帆,以及書法範圍的于右任、弘一法師等等,無論藝術史還是近年的拍賣場中都非常壓陣。

 另一大類就是民國政要和文人的書畫,這些書畫最近幾年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特別是辛亥革命時期重要人物如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等人的書法作品價格已經非常高,另有文人如徐志摩、朱自清、周作人、陸小曼的書法和信札,亦為藏界的焦點。

一個安逸的時代出不了大藝術家

 民國書畫是一個很大的板塊,但多年來總體表現平平。去年朱自清的一張楷書七言詩札就以一百六十一萬元的高價成交,這一撼人的價格讓人不得不把目光轉向這些幾百元的人物。那麼為什麼民國書法突然之間受重視?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館員朱萬章解釋說他們之所以在近幾年受到藏家追捧,最重要的還是取決於他們本人的歷史地位和名人效應這兩個因素。「他們很多人都是決定或改變中國歷史命運的人,其作品價值不僅在於書法的藝術,還在於其歷史地位和傳奇經歷。他們的作品極具稀缺性,可以說每件作品都是歷史見證。」除了弘一法師和于右任,朱萬章告訴記者,目前民國書法板塊關注度最高的還是一些民國政要如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等人的書法。他解釋說民國從一九一二年至一九四九年也就三十多年,這麼短短的時間裡能夠湧現出這麼多傑出的藝術家跟藝術家所處的時代大背景有很大的關係。「從中國歷代的美術史可以看出,能夠孕育培養出真正大藝術家的時代,都是朝代變更的時候。因為社會動盪不安,思想碰撞強烈,身處這樣一個大時代的藝術家,思想往往非常叛逆,筆墨會有大突破。古人有一句話說得好:『江山不幸詩人幸。』社會到了比較穩定、富庶的年代,審美是會跟著改變的。特別是現在書畫價格這麼貴,讓一個企業家花一大筆錢去買丁衍庸那麼幾筆畫,他們心裡是感覺不平衡的。」

 看看丁衍庸的畫作,就不難體味到民國時期的審美情趣,側重繪畫本身的文化內涵,追求的是詩情畫意、繪畫的境界。很多民國的山水畫,畫家筆下是淺山低影、兩三點飛鴻在天邊、一望無際的江景,畫中是無限的遐想,可以讓思緒飛到很遠的地方。

被歷史定位的藝術家作品最保險

 民國時期畫家的狀況對我們當代的收藏有什麼啟示呢? 書畫鑒藏家許習文對此的答案是「因類而別」。他說收藏分兩類,如果單純是個人愛好,那就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如果收藏是為投資升值,那就要買別人喜歡的東西,買市場喜歡的東西。怎樣才能選擇到能夠保值升值的作品?最保險的是買已經被歷史定位的藝術家的作品,如齊白石、徐悲鴻、黃賓虹等人,「他們已經被歷史定位,市場再怎麼動盪,對他們作品價格的影響也不會太大。」如果是買當代名氣很大的藝術家的作品,有可能現在是一百萬元,再過二三十年卻只剩下三十萬元了。

 近年來拍賣市場時常出現古代書畫、近現代書畫的拍賣價格低於當代書畫的「薄古厚今」現象。許習文認為出現這種現象是不正常的,單純論藝術造詣,人們總認為「不薄今人愛古人」,認為當代不如民國,民國不如古代。但現在很多當代書畫的價格比古代書畫、民國書畫賣得還要高,當中有很多是人為的因素在操作。另外,當代市場熱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禮品市場的需求。「買張當代的書畫,真假很容易鑒定,看不懂還可以送給藝術家本人鑒定。但如果買張宋畫,怕買到一張無法鑒別的贗品。」

代筆書畫算不算真跡?

 吳昌碩晚年名氣大,書畫和文字「應酬」多,他的弟子趙雲壑、王一亭常為老師代筆。齊白石晚年由於目力不濟,所畫花草常不帶工筆小蟲,若有,一般也是由他的兒子或弟子代筆,特別是他一九二四年後畫的草蟲,和王雪濤的代筆最難區分。專家認為代筆這一現象自古就有,從明清到民國都十分普遍。比如明代董其昌作品存世量多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有好幾個人為他代筆。據學者研究,董其昌書法的主要代筆人是吳易,作畫的代筆人有趙左、沈士充、葉有年、楊繼鵬等。董其昌的代筆畫,大多是自己落款蓋章,水平較高的代筆之作大多出於趙左、沈士充之手。因為代筆的人太多,目前市場上出現的、獲得大家普遍認可的董其昌作品並不多見。大家所熟悉的廣東畫家居廉,晚年就由他的弟子陳鑒、張虹等人為他代筆。「民國時期還有一個畫家,他給學生佈置的作業就是臨摹畫家本人的畫作,他將自己的畫作掛在課堂上讓學生臨摹,最後找出一些臨摹得比較像的,簽上自己的名蓋上自己的章。」

 朱萬章解釋說對於這些代筆的書畫,一般是將其當成真跡看的,因為代筆作品往往都是書畫家授權的,有書畫家的落款、蓋章,而且一般都是由弟子、家人或者是比較熟悉的人代筆的。「再過五十年、一百年,後代再來鑒定我們這個時代的作品更難,因為我們當代書畫的造假實在太厲害了,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沒出現過這種情況。」

 回顧元代歷史九七年,但我們印象最深的是「元四家」、有趙孟頫和錢選;明代二七六年,我們印象最深的是「明四家」、陳白陽、徐青藤、董其昌、陳老蓮;清代二七六年,我們會想到「四王」、「四僧」、「揚州八怪」。

 其實時間是最好的過濾器,現在活躍市場的,未必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古往今來,凡是經得起時間考驗的藝術,才是真正在歷史上站得住腳的。這是顛撲不破的不二法門。

相關新聞
洛陽紙貴 一場「民國風」 (2013-10-03) (圖)
丁衍庸 《白鶴高飛正待時》 (2013-10-03) (圖)
讓人非我弱,得志莫離群 (2013-10-03) (圖)
朱自清的楷書七言詩札 (2013-10-03) (圖)
陳獨秀等致胡適的13通27頁信札 (2013-10-03) (圖)
董其昌 《仿黃公望富春大嶺圖》 (2013-10-03) (圖)
藝訊:國博辦明清家具珍品展 香港兩機構參與 (2013-10-03) (圖)
藝訊:「陳家泠藝術展」亮相國博 (2013-10-03)
探訪河北錢幣博物館(下)——紅色貨幣 (2013-09-26) (圖)
藝訊:中國嘉德香港秋拍盛宴十月揭幕 (2013-09-26) (圖)
藝訊:36幅朝鮮手繪海報將在港首度展出 (2013-09-26)
藝訊:中美合作出版古籍 收錄天一閣舊藏遺珠 (2013-09-26) (圖)
探訪河北錢幣博物館(上)方孔中的歷史 (2013-09-19) (圖)
萬象靈犀:宜興陶藝人士:愛壺應懂壺 (2013-09-19)
藝訊:美國收藏家在阿根廷舉辦中國歷史招貼畫展 (2013-09-19)
藝訊:罕見「明成化鬥彩三秋杯」亮相「孫瀛洲捐獻文物精品展」 (2013-09-19) (圖)
今秋,當代藝術的重量 (2013-09-12) (圖)
趙無極1982年作《15.1.82》 (2013-09-12) (圖)
朱沅芷(1906-1963)《風車小屋》 (2013-09-12) (圖)
《大鳴大放》朱德群 (2013-09-1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收藏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