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988年,中國戰略導彈核潛艇發射運載火箭取得成功。 中新社
葛 沖
大陸官方媒體昨日罕見刊出大量圖文,首次解密組建42年的海軍戰略核潛艇部隊。核潛艇素有海軍「殺手鐧」之稱,可超長時間水下長航和大深度極限深潛,伺機對敵方航母等大型水面艦隻實施突襲,也可水下發射潛射戰略核導彈,對敵方幾千甚至上萬公里的戰略目標實施報復性核反擊。它是大國戰略核威懾的重要手段和利器。昨日既非建軍節或海軍節,亦非逢五逢十的組建周年紀念日,中方選擇此時解密到底劍指何方?
近日,日本防衛省叫囂日方將考慮予擊落中國無人機,並宣佈將舉行大規模對艦奪島軍演,而中國海軍目前也正在西太平洋上聯合演練。近年來,日本頻繁擴充軍備,並在釣魚島一再衝擊中方「紅線」,中日擦槍走火風險陡增。在南海,菲律賓屢屢向中國發難。此時此地,中方公布核潛艇「絕密情報」意味深厚,似有所指。
日菲等國為何敢頻繁挑釁中國?就是因為他們有共同的盟友美國的撐腰。近年,美國與日菲等同盟軍演不斷,頻頻佈局,勢要「重返」亞太當老大,日菲成為棋子。
一般而言,大國間較量,一定是先「禮」(外交)後「兵」(軍事),都會先口頭警告,再火力警告,從心理上、戰場上、裝備上震懾和壓倒對方。中國發展需要一個和平的周邊環境,中國歷來主張用和平手段解決爭端,但中國絕不會用和平做交易。樹欲靜而風不止。就中國而言,凡事都要做好最壞打算。「有備」才能「無患」,「敢戰」方能「言和」。
美國是日菲在亞太興風作浪的始作俑者。但是,如若東海或南海一旦燒起戰火,一再重申美日安保條約和對菲的保護的美國,真的會為日菲充當炮灰嗎?
1982年,英國和阿根廷為爭奪馬島主權爆發馬島(福克蘭群島)戰爭。作為盟友,美國當時只向英國提供部分情報支援和後勤保障,並沒有直接出兵。美英關係要遠遠高於美日及美菲關係,美對英尚且如此,日菲這種二等盟友,還能期望美國為其更多地兩肋插刀嗎?奉勸日菲要好自為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