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上海自貿區正引領內地走向「市場創新、形式創新、管理創新」。圖為上海自貿區綜合服務大廳的企業登記櫃檯旁人頭攢動。新華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劉坤領 北京報道)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在即,今年3月以來,涉外經濟領域新政頻出,從促外貿「國六條」到上海自貿區掛牌,中國涉外經濟體制改革佈局初現端倪。多方消息顯示,面對金融危機後的國際貿易新格局以及國內經濟轉型升級的需求,三中全會料將對涉外經濟做出頂層設計。以上海自貿區為突破口,高層致力於打造新的開放平台,推進服務貿易,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釋放改革紅利,助力中國經濟升級版。
內外因夾擊 倒逼國內改革
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貿易研究室主任宋泓對本報記者表示,當前,中國的改革開放進入新的階段。從外部壓力看,西方推行TPP等新的貿易架構欲把中國排除在外,中國面臨著「二次入世」的風險;從內部來看,當前經濟處於轉型升級時期,需要引進新的高端技術和產業。
宋泓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涉外經濟料將更加開放,服務領域開放會有更大的推進力度,這種開放撬動著全盤改革,比如醫療、教育、金融領域可以引進外資,「適當開個口子來倒逼國內改革」。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隆國強認為,只有深化涉外經濟體制改革,才能打造對外開放升級版,同時倒逼國內經濟體制改革,釋放改革紅利。而不久前成立的上海自貿區,從功能來說,主要就是在涉外體制改革上進行探索。
加快人幣進程 釋放改革紅利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表示,十八屆三中全會將主要完善包括涉外經濟體制改革在內的改革頂層設計。「外貿便利化、自貿區建設」,改革的舉措已經在做了,預料三中全會更多的在於總結。事實上,加入WTO以來,貿易自由化、便利化一直都是中國政府努力的方向。陳鳳英認為, 「在新興經濟體中,稅收、通關便利,中國已經屬於最開放的國家了」。
相較而言,上海自貿區起著「牽一髮而動全身」的作用,正引領內地走向「市場創新、形式創新、管理創新」,並最終帶來涉外經濟領域體制創新。陳鳳英指出,未來中國將致力於推進服務業的開放,服務業開放的核心是金融業。「金融承載著改革開放30年的成果,同時金融開放的風險很可能是顛覆性、系統性的,我們必須避免」。人民幣國際化進程正在超出預期,「十二五」末自貿區人民幣資本項目將會開放,體現著新一屆領導人的闖勁和魄力。「人民幣走出去,是中國財富的全球運作;上海自貿區試驗田做不好,整個改革的時間點和歷史都會被延後」。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部副主任白明亦表示,經濟危機以來出口退稅七次上調,引起一些國際爭議,需要作出調整。出口金融保險、信貸新政需要出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