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對派議員將於本周三立法會提出議案,引用特權法要求政府交出審批免費電視牌照文件。反對派議員的這一聯合行動,表面上是為了解決港視牌照問題,實質上是企圖通過利用立法會特權法查閱、公開行政會議的會議文件,破壞行政會議的保密制度,進而推翻基本法規定的行政主導體制,癱瘓政府。這是反對派搞亂香港的一個新招數、新動態,不能不引起人們的高度警覺。建制派議員應聯手否決。
中央管治香港,一靠基本法,二靠行政長官。行政長官則通過行政主導的政治體制實現對香港的有效管理。2007年6月,當時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在紀念香港基本法實施十周年座談會上講話時指出:香港特區政治體制的最大特點是行政主導,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行政長官在特區政權機構的設置和運作中處於主導地位。基本法明確規定,行政長官既是香港特區的首長,也是特區政府的首長,不僅要對特別行政區負責,還要對中央政府負責。吳邦國強調,「這套政治體制既保留了香港原有政治體制中行之有效的部分,也適應了香港回歸祖國後的現實需要,是實現『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最好的政權組織形式。全面準確地把握這一點,對於保證『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的貫徹實施,正確處理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立法和司法三者的關係,也是至關重要的。」
在行政主導的政治體制中,行政會議是協助行政長官依法施政的重要機構。它具有決策智囊、行政與立法及社會溝通、為政府政策護航等重要職能。經過長期的政治實踐,行政會議形成了集體討論和行政長官決定、集體負責、會議保密等嚴格規範的制度。有了行政會議制度,才能保證行政長官總攬全局、協調各方、實行「雙負責」的領導地位,才能體現行政長官決策兼顧各方利益、非為一黨一派着想的特點。行政會議要擔負這些重要責任,就必須確保對內暢所欲言、應言盡言,對外嚴格保密、集體負責。否則,行政會議就徒具形式。因此,港英時期的行政局開會時就禁止旁聽,會議事項亦需保密,會議記錄要在30年後才會公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使行政局內部的分歧不致傳到外面而引起社會的震盪,確保行政局議員即使在某些具體問題上出現意見分歧,都不會影響行政局支持政府的整體立場和形象。
香港回歸十多年來,反對派不斷向基本法提出挑戰,他們曾提出香港有從中國分裂出去的所謂自決權,提出特區政府主要官員不要由中央任命,反對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基本法的解釋權,等等。現在,反對派利用特權法要公開行政會議的文件,說穿了,並非真正為了解決港視牌照問題,而是想破壞行政會議制度,進而推翻行政主導制度,建立立法主導制度,下一步再通過廢除功能組別制度,全面掌控立法會,從愛國愛港者手中奪取香港的管治權,使香港成為國際反華勢力的橋頭堡,成為與中央對着幹的馬前卒。善良的港人不可不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