滙控第三季業績再令市場失望,稅前利潤按季倒退19.6%至45.3億美元,各項業務表現都全面下滑,其中俗稱「炒房」的環球銀行及資本市場除稅前利潤按季倒退13.26%。匯控業績遜於市場預期,一方面反映在美聯儲宣布即將退市之下,環球股匯債近期大幅波動,拖累滙控環球投資收益大幅減少;另一方面說明歐美經濟復甦仍然緩慢,歐美經濟疲弱令匯控業務失去增長動力。匯控應汲取金融海嘯的教訓,不應將盈利過度依賴高風險的投資業務,以免重蹈當日泡沫爆破的覆轍。同時,匯控應重新調整發展策略,加強本港等新興市場的經營業務,為盈利尋找新的增長點。
滙控今年首季由於受惠於環球量寬,資產市場持續暢旺,令投資業務大幅增長。然而,隨著美聯儲明確表示將會退市,引發環球股匯債大震盪,市場擔心熱錢及低息一去不返,資產市場隨即出現一輪調整潮,直接影響匯控業績。而且,匯控業務三頭馬車之一的歐洲市場業務由盈轉虧,北美市場仍在艱苦重組,只剩下香港及新興市場業務單天保至尊,業績自然難望樂觀。
作為一間國際性的金融機構,匯控過去一段時間盈利竟然要依靠「炒房」業務所帶動,是導致業績大起大落的主要原因。近年各國相繼推出量寬政策,刺激資產市場大幅波動,匯控為求提升盈利增加投資業務無可厚非,但從近兩季的業績可以看到,匯控從事的是相對高風險的投資。隨著美國退市臨近,匯控業績應聲急挫,說明退市對於金融機構投資業務所造成的衝擊。匯控應記取金融海嘯爆煲後北美融資業務大幅虧損的教訓,不應好了傷疤忘了痛,為了盈利增長不惜重走當年高風險、高槓桿的投機老路。
近幾年匯控在北美和歐洲的業績持續不振,不但反映歐洲和美國的復甦之路依然漫長,更說明滙控的三頭馬車業務佈局有檢討的需要。雖然匯控多個業務都錄得下降,但香港卻是最賺錢的地區,季內稅前利潤達到20億7200萬美元,按年增長15.8%。由此可見,受惠於內地經濟的快速增長,香港作為聯繫中國內地及海外市場的重要金融窗口,對於匯控的經營業務和盈利增長的重要性正不斷上升。因此,匯控應增加香港等新興市場的業務比重,不但不應因為控制成本減省香港的人手,反而應該增聘更多人手,以便拓展增值業務,捕捉更多的盈利機會。
(相關新聞刊A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