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1月1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人民政協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嫦娥三號 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3-11-14]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2007年8月13日,欒恩傑出席嫦娥一號試驗隊出征儀式。

 當前,中國已可以建60多米直徑的深空測控天線、能夠擁有數據的接受網絡、有固定化的深空探測隊伍。

 此次嫦娥三號探月對中國是又一次極大的考驗,科技能力、理論水平、控制的準確性、系統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都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欒恩傑表示,「以嫦娥一號和二號為前提,我們有信心成功,但航天是高風險的,作為航天大國的中國一定要有承受能力。」

 中國的航天事業,從仿製開始,到獨立研製,再到創新發展,如今更是走上了創新驅動發展的道路。欒恩傑認為,在研究發展的時候,除了要加大中國參與國際太空活動的能力,還要在空間進入能力上有大的提升。

 「所謂進入能力,就是有能力進入太空並且能帶著有用的東西去。將來中國將帶著人去、帶著有效載荷去、帶著科學家去,去開發太空、認識太空、理解太空。進入能力的提高需要研發重型、大型火箭,這些工程我們正在進行。」欒恩傑解釋說。

構建衛星系列化平台

 與此同時,中國的衛星也需要發展,由以往的單顆獨立衛星變為衛星系列化發展去研究,構建一個衛星標準化、系列化、公用化的平台系列。衛星的系列化發展使中國的平台能力、有效載荷能力、科學實驗能力、太空的活動能力都得到進一步加強。「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資格談我們參與了國際太空活動,為人類的太空活動貢獻了自己的力量,才能說中國有造福全人類的能力。」

 2000年,中國發表航天白皮書,除提到增強進入能力和平台能力外,更特別強調要抓空間的應用,即利用太空資源為人類服務。

 欒恩傑指出,中國的航天事業不斷成熟,其標誌就是不但要提高成功發射率,還要提高有效載荷科學探測,使空間的基礎設施得到充分的應用,使之能在國民經濟建設、人類社會發展和生活當中得以體現。

把凱歌奏在應用上

 「我們現在的任務是要把應用做好,把凱歌奏在應用上,不只是奏在成功上。這十幾年來,我們國家在空間應用上做了非常有效的工作,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航天科技所創造的各類基礎設施就是最好的佐證。」欒恩傑的語調充滿自信。

相關新聞
人民政協專刊(第38期) (2013-11-14) (圖)
政協委員熱議建築產業化 (2013-11-14) (圖)
趙志強談設立國安委 大國決策 正當其時 (2013-11-14) (圖)
香港總商會訪京 (2013-11-14) (圖)
萬鋼:科技創新是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根本出路 (2013-11-14) (圖)
貴州媒體調研銅仁政協建設工作 (2013-11-14) (圖)
寧夏區政協:中共界別委員要認清角色 擺正位置作好表率 (2013-11-14)
福建:政協專家「衛生下鄉」 (2013-11-14)
北京:開國將軍油畫肖像暨箴言書法展 (2013-11-14)
王欽敏訪中總 籲加強溝通互動 (2013-11-14) (圖)
陳聰聰:與福建結緣深 家鄉事當己事 (2013-11-14) (圖)
發展滯後:整天糾纏政治 嘆受害是港人 (2013-11-14)
捐百萬興辦小學 為教育不計花錢 (2013-11-14) (圖)
低生育率 高老齡化 (2013-11-14) (圖)
王名委員連續兩年提案建議放開生育管制 (2013-11-14) (圖)
加里.貝克爾:中國獨生子女政策到了該結束的時候 (2013-11-14) (圖)
馬寅初:學術主張引發政治責難 (2013-11-14) (圖)
「耕天」詩人欒恩傑 把中國詩篇 寫上太空 (2013-11-14) (圖)
嫦娥三號12月發射 落地虹灣 (2013-11-14) (圖)
嫦娥三號 面對前所未有的挑戰 (2013-11-14)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人民政協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