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數據顯示,近10年青少年性觀念逐漸開放。 資料圖片
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今日香港+現代中國+全球化+公共衛生
與10年前相比,現今城市青少年的性生理發育逐步提前、性心理更趨向成熟、性觀念更為開放。美國青年的平均初夜年齡是16.4歲,中國在這方面正在拉近與西方國家的距離。同時亦有不少問題相繼產生,不少青少年會選擇使用性發洩來肯定自己的價值,從而引發更多社會問題和犯罪行為。因此,如何引導青少年樹立正確的性觀念至關重要。作者將於下文和大家一一探討上述問題。 ■胡潔人 同濟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作者簡介: 胡潔人博士 現任同濟大學法學院暨知識產權學院副教授。2009年獲得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哲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糾紛解決研究中心成員、中國和諧社區發展中心項目負責人、香港作家協會會員。發表中英文論文數篇。
基礎級:兩岸三地少年 性觀念各不同
香港 香港遊樂場協會及理工大學應用社會科學系於今年3月至6月,進行了「青少年與性及未婚懷孕」調查,訪問了355名年齡介乎13歲至24歲的青少年,其中男性187人,女性168人。發現當中近八成曾有性經驗,比2008年同類調查時的63%更高。約70%受訪者於15歲前發生第一次性行為,平均年齡為14.7歲,最年輕僅11歲。受訪者性伴侶數目亦相當驚人,平均床伴達7.7名,當中16歲以下受訪者,平均有6.26名性伴侶,比2008年時的4.4名有所增加。受訪者與性伴侶的關係除了是戀人外,有24%是普通朋友,更有27%是網友、陌生人及性交易對象。
內地 上海社會科學院進行了「中國社會變革時期的青春期教育」的大型調查,涉及上海、北京、廣州、武漢四城市中的3,000名11歲到17歲在校生,男女比例各佔一半。調查中,青少年明確表示「心目中有喜歡的異性」佔五成,開始有這想法的年齡比10年前提早了1.56歲。對影視作品中接吻、擁抱場景持「無所謂」態度的被訪者佔有到60%,較10年前有大幅度上升。
婚姻是嚴肅的、愛情是浪漫的、愛情不等於婚姻而是「性」的基礎-這一觀點正在被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所認同。有近三成青少年表示有「親密的非戀人的異性朋友」,這一比例較10年前上升了18%,而「第一次約會」的年齡下降為14.51歲。現今,內地青少年中認為「性是人皆有之、光明磊落和純潔快樂」的佔八成。
台灣 台北市「少輔會」對該市近2,800位初、高中學生開展問卷調查,受訪男女比例大致各佔一半。其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台北市在學青少年中有81%接受同居觀念,近60%認為可以發生婚前性行為,更有接近41%的青少年認為有多個性伴侶也「無妨」。
調查結果還顯示,38%的青少年認為墮胎行為可以接受,45.5%的青少年可以接受同性戀的觀念。這與2002年的類似調查相比,台北市青少年的性觀念更趨開放。
正反對對碰:社會問題漸增 正反論點有別
兩岸三地的青少年在這10年的性觀念都有越來越開放的趨勢,雖然性觀念開放有一定的正面社會效果,隨之而來的社會問題和犯罪行為亦日漸增加。
利
‧推遲結婚年齡,令女性的事業有更多時間去發展,為社會帶來更大的人力資源和經濟效益。晚婚可推動晚育,降低中國的人口出生率,有效控制人口增長。
‧婚前的性接觸可增進男女雙方在婚姻關係中某些方面的適應能力。若雙方在婚前性行為上不能相互適應而分開,其結果將不如婚後不能適應那麼嚴重。
‧青少年能正面面對性的問題,公開表達他們對性的好奇及對性教育的渴求,能促使政府加快推行性教育的步伐,有利於下一代的成長。
弊
‧在台灣,大多數青少年對於性科學還處於懵懂狀態。有些少女不來月經好幾個月,卻仍渾然不知已經懷孕。据台灣當局有關主管部門的統計資料顯示,台灣每年約有5萬未婚少女墮胎。
‧在香港,意外懷孕後出現的未婚父母、墮胎、援交及性病傳播等。其中援交、色情暴力等非法性行為、性罪行,是現今社會各界極度關注的青少年問題。
‧青少年缺乏正確的性觀念,容易令他們做出非法的行為,如強姦、輪姦、賣淫等。
進階級:性教育滯後 性觀念現偏差
兩岸三地青少年性罪行近年有所增加,而且更有年輕化的趨勢,暴露了相當部分青少年性觀念出現偏差,缺乏自我克制及自我保護意識。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很多,但性教育嚴重滯後是一個重要因素。此外,還有以下3個因素。
1. 青少年生理發育提前。有調查顯示,目前的孩子性生理發育較10年前提早了近1歲。其中,男生首次遺精的年齡從10年前的14.43歲下降到13.86歲,女生初潮的年齡則從10年前的13.38歲下降至現在的12.28歲。生理發育的提前會給青少年的性心理帶來很大的影響,因為可以直接導致性心理成熟度增強。與10年前相比,青少年接受性教育的比例從零增加到了70%以上。在青春期健康方面,10年前的青少年最迫切想知道的是性心理發展知識、異性交往的方法、性生理知識等,但現在他們對「處理性慾的知識和方法」、「避孕知識」以及「性病知識」的求知慾呈現上升趨勢。
2. 網絡媒體缺監管。10年前,74%受訪者從報刊雜誌和醫學類書籍上了解性知識,而如今網絡成為獲得性知識的新渠道。不少青少年利用社交網絡及手機交友應用程式認識性伴侶的。當前不少青少年的性知識有80%來自報刊、書籍及網絡,來自學校與父母的分別只有15%和5%。可是,互聯網和媒體的報導都缺乏監管,當中不少媒體為了吸引讀者而報道不當的知識。由於青少年缺乏相關的教育,不懂分辨該等報導的正確性,容易形成錯誤的性觀念。
3. 西方文化思想的影響。由於青少年受到西方思想的影響及基於崇洋媚外的心理,導致他們容易錯誤地認為開放社會的戀愛方式就是動輒發生性行為,這會助長青少年對性的慾求,因而使有婚前性行為經歷的人逐漸增加。
摘星級:家長學校自身 樹立科學性態度
俄羅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指出:「我們的任務就在於,要讓性本能剛剛覺悟之際,就使他們的理智做好充分的準備。」因此,家庭、學校和社會要成為性教育的三大支柱,根據青少年不同生理年齡,適時地傳授性教育,培養青少年學生逐步樹立科學的性態度。
一方面,家長不應該為了避免子女出現不良性行為而採取「囚禁教育法」,嚴禁子女與異性交往,這種囚禁式教育通常會得到相反的效果;但也不該採取「放任自流」的管理模式,誤認為隨着子女年齡增長性教育會無師自通。
香港遊樂場協會總幹事梁偉權建議社會服務機構成立跨專業合作危機支援中心,以增加服務的平易性及提升青少年求助的動機,並為家長提供危機處理支持輔導,協助他們與子女共渡難關。
另一方面,學校可以透過定期的課程、舉辦講座,對青少年開展性方面的教育,因為學校被普遍認為是開展青少年性教育的最佳場所。同時,性教育應採取多樣化的方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開展如同伴教育、參與式學習和情景教育等。香港遊樂場協會總幹事梁偉權建議把性教育納入為學校正規課程,內容包括性心理、性生理、性道德及性法律等。
最後,青少年必須正視性犯罪的嚴重性和後果,除認真接受家長、學校和社會的性教育外,對網上信息必須認真進行篩選,自覺地遠離不良的信息,拒絕色情誘惑。同時,青少年必須摒棄盲目的性開放態度,提防濫用「性」所帶來的惡果,性犯罪不但會影響學業,更會毀了一生。
青少年既要了解正確的性知識,更要了解正確的性心理、性道德,甚至正確的人生觀,身心才能健康成長,才能處理好異性關係和發展健康的感情。
想一想:
1.根據上文,指出兩岸三地青少年的性觀念的開放程度。
2.參考上文並就你所知,指出青少年的性觀念的開放程度與哪些因素有關?
3.試分析現時青少年性觀念開放的利與弊。
4.有人認為,「若青少年性觀念惡化會造成性濫交」,你有多大程度同意這一說法?解釋你的答案。
5.假如你是中學校長,你會如何看待青少年性觀念日漸開放的現象。■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 慧
延伸閱讀:
1.《青少年性開放 床伴平均7.7位》,香港《文匯報》,2013年10月27日,http://paper.wenweipo.com/2013/10/27/HK1310270015.htm
2.《從中學生的性觀念看現今香港的性教育》,http://www.kcmc.edu.hk/~wmw/paper/paper1.htm
3.《青少年性教育教材套》,家教會,http://www.famplan.org.hk/sexedu/b5/resource/Resource_details.asp?reID=121
■香港文匯報記者 李 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