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東北地區過去曾有許多金礦和銅礦,可惜近年礦山金屬產量逐年減少,當地冶煉業幾乎衰亡。冶金工廠「小阪制煉」利用傳承逾百年的冶煉技術得以生存,但令人意外的是,冶煉原料並非礦石,而是手機、電器、電子底板等廢物!
「小阪制煉」前身是銅產量曾在日本數一數二的小阪礦山,利用各個成分比重、熔化時溫度以及化學反應不同,提煉出金、銀、銅和稀有金屬。工廠年產金量約6噸,雖不及日本唯一留存的鹿兒島金礦菱刈礦山約7噸的年產量,但菱刈礦石中,每噸含金量僅約40克,而每噸手機可提煉出300克金,效率遠高於礦石。
1990年關閉的小阪礦山能重生,主要受惠於逾100年的冶煉技術,因小阪礦山過去開採的「黑礦」含有鋅等大量雜質,故冶煉過程逐漸開發出除雜質技術,沒想到今日竟適用於冶煉手機。
■日本《朝日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