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佛山祖廟商務區。網上圖片
佛山模式的成功之處除了當地政府與市場明確的角色劃分與良性互動外,從「三來一補」到內生型增長、引入外來競爭壓力,鼓勵差異化產業發展等經驗,也奠定了佛山實體經濟的堅實基礎。
在改革開放初期,台港澳及海外華人企業家開始來珠三角,從輕加工製造業的「三來一補」開始做起,利用當地低成本的勞動力、土地和其他要素稟賦優勢,參與跨國公司全球價值鏈的工序分工體系。佛山人通過港澳市場和生產性服務中介獲得境外訂單、通過引進境外先進設備和技術、外聘國有企業的「星期六工程師」學會為市場經濟組織生產,發展出非國有經濟、非外資經濟的集體經濟並轉製成民營經濟的佛山模式。後來,轉向民營獨資自主創業,發展出混合經濟成分、以自主設計、自主生產、自主營銷為主,門類相對齊全、產業價值鏈基本完整、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輕加工製造業。「佛山製造」成為佛山的城市名片,第二產業佔GDP的比重高達60%以上使得「製造業城市」成為佛山最鮮明的特徵。
各級政府間合作互補
在引入外來競爭壓力的情況下,各級政府引導鼓勵差異化產業發展,初步形成了「一鎮一業,一村一品」專業鎮,並且不同村鎮之間進行合作形成了跨地域的產業鏈,提升了佛山作為製造業城市的實力,使之能夠有實力與外部對手在市場上競爭,確立了滿足國內需求為主、國際需求為輔的市場結構。政府引導與市場作用的相互配合和有效互動,奠定了制造業發展的佛山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