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憂傷之後,心靈之花齊綻放


放大圖片

--觀覽工展會上的心悅工藝品

有茧L盡人流的工展會,除了平、靚、正的各種食品、生活必需品,還有甚麼呢?工展會的核心是人,主體也是人,在一處有社會非牟利組織展示的攤檔前,記者看到了由精神病康復者以及智障人士製作的工藝品。或許是能夠帶來心靈的喜悅和希望,稱呼這樣的作品為心悅工藝品,頗為準確。這些展品是工展會中別具一格的人格塑造,也是社會愛心的體現與希望。■文、攝:香港文匯報記者 徐全

即使是精神病患者、智障人士或是情緒抑鬱之人,他們對生活的觀察和思考也從來沒有停止過,而藝術就是這種存在方式繼續活化的工具之一。在他們的眼中,香港依舊美麗,人生依舊美好,只是他們需要一個能夠與這種美麗、美好繼續相伴的理由。所有的工藝品都告訴我們,有時,他人在沉鬱心境中帶來的色彩光鮮,才是那麼動人和樸實。

維港夜景,屬於每一個人

香港在時空上的象徵,便是維港夜景。精神康復者、智障人士對維港夜景,也有茼菑v彌足珍貴的一種思索。香港心理壎芛|便協助精神病康復者,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藝術的絢爛,也勾勒出對未來生活的信心。

對於康復者而言,無論在哪個時候,他們的心靈都是明亮的,充滿各種色彩的。因此,越是在黑夜之中,他們心中的維港就更加亮麗,更加耀眼。《維港夜景》的手工藝品便是出自他們之手。這是一件^飾工藝品,主要材質是硬紙板。製作者在平面的紙板上修葺出一層又一層的立體感--因為現實生活中的維港夜景,就是山、水、建築物的立體結合。

在《維港夜景》這件展品中,最能夠引起關注和興趣的,是創作者對色彩的描繪和刻畫。每一個人的心目中都有一個五彩的世界。真實生活中,維港夜景中的各種色彩,雖然不少是燈光輝映的效果,但景色的設計,背後都是人的個體思考。換言之,因為我們心中的維港夜景是多彩的,所以燈光也是多彩的;而精神病康復者創作的作品就更加是多彩的。

維港夜景,屬於每一個人。這是《維港夜景》給人的啟迪。一切色彩背後,都是人類的心靈在欣賞,在創造,在刻畫,生活才因此變得有意義。

希望的卡片,未來的祝福

卡片是一種對他人的祝福,寫下的每一句話,都是自己與他者情感的映照--親情、愛情、友情。今次亮相工展會的另一類工藝品,便是有精神病康復者製作的卡片。這些卡片用圖案、文字以及造型,展現出他們未有自外於生活和大眾,表達出濃濃的祝福之意。

心智的一切,便是思考。社會的激烈競爭、個人際遇的沉浮,這些都能夠讓每一個人去面對心靈的煎熬與涅槃。社會看待他們,不能夠高高在上,也不能夠另眼相待,而是應該反思我們自身。

一張賀卡中寫道:人生如天氣般驟變,不過雨後定會有晴天。人,並不是孤立地生存於這個世界上。假如因為生活的重壓,一個人產生了心智的擾亂,指責比不過關愛。社會的重負,一個人如何能夠承擔?一張張卡片,一束束花朵, 便是對希望的堅持,也是對未來的祝福。即便心智憂鬱,他們的心中也對他者有茞`切的祝福和期待。

他們給了我們祝福,我們是否有給他們祝福呢?花朵綻放的處處,其芳香艷麗,是彼此分享而非排他的。最為人文的一種思考便是,對待他人的祝福,應當給予回報。

賀卡中的花卉圖案,是創造者一點一點用手工粘貼上去的,每一張賀卡都顯得沉甸甸,卻又是如此感人。滿足於工展會的消費熱潮,或許,他們的展品與工藝,能夠帶來一絲文藝和美的氣質。憂傷之後,心靈之花齊綻放。他們用布裁剪出來的裝飾花朵,依舊能夠與真實的花朵保持同質。心之悅,悅在靈魂深處;心之悅,悅在生命內核。一件件展品,示出的是感恩與謙卑,也是與社會共融的願望和期待。因此,當市民拖茼瑽齝c前去工展會掃貨時,聽下腳步駐足於他們的攤檔前,即便是欣賞一番,也是對友愛的善意回饋與共鳴。

無名英雄:奉獻愛的社會組織

花飾,《維港夜景》,手機放置裝置,祝福卡片,所有展品,都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這一系列動人展品,都是在社會組織的大力協助和推動下完成的。香港心理壎芛|便是其中的重要成員。據悉,香港心理壎芛|成立於1954年,是一間非牟利社會服務機構,於1970年根據香港稅務條例第88條成立註冊為慈善團體,宗旨是推廣心理健康教育及提供適切而優質的康復服務予精神康復者及弱智人士。現時香港心理壎芛|服務單位有三十多間,每年為近一萬人提供服務。

據香港心理壎芛|職員介紹,該會轄下三間庇護工場,分別是立人坊、觀塘工場、李鄭屋工場,主要為精神病康復者及弱智人士提供工作機會,透過技能訓練及工作實習,使具較佳工作能力的學員,有機會發揮工作潛能,積極融入社會。

立人坊現時提供紙藝及布藝手工藝產品訓練,藉以發揮學員多元化的藝術創作,手工藝品包括捲紙畫、紙雕、布花、押花紀念品、小花盆、手縫座椅軟墊、節慶花束、環保袋等,公眾透過手工藝品認識殘疾人士的創作潛能,並讓殘疾人士的藝術才華獲得肯定,促進傷健共融。

正是因為有了社會組織的鼎力協助,那些曾經罹患惡疾的人,才沒有失去希望,在一件又一件親手製作的工藝品中,書寫荍祤痐H生的新樂章。

相關新聞
憂傷之後,心靈之花齊綻放 (圖)
東薈城:展示維多利亞聖誕風 (圖)
美聲曲藝社:以歌聲締造一個盛大聖誕派對 (圖)
百家廊:帶我到明月山去 (圖)
琴台客聚:斗數與閏月
翠袖乾坤:子女給父母上的人生課
跳出框框:施比受更有福
杜亦有道:真正夠兄弟之輩
思旋天地:「狼來了」
網人網事:太容易的相見
馮學榮 細節勾勒的歷史啟示 (圖)
書評:讀《一位指揮家的誕生──閻惠昌傳》 (圖)
書介
徵稿啟事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