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昨日在網誌上表示,終審法院就申領綜援的7年居港限制作出裁決後,明年的福利開支無可避免一定會增加。他在制訂明年的預算案時,亦需要作出調整。事實上,終院此次判決不僅影響綜援開支,更會引發公屋及其他社會福利申請司法覆核的骨牌效應。終院在審理挑戰居港7年才能申請公屋規定的案件時,須小心衡量後果,以免對政府財政及社會帶來更大的震盪。
終院判決申請綜援的7年居港限制違憲。很多人都向財政司長表達對政府未來社會福利壓力大幅上升的擔心。這代表了本港社會很大部分人的擔憂。其實,終院的判決牽連廣泛,其影響不止於綜援開支每年增加3至5億的金額(這已是社福界人士最保守的估計),而是由判決激起的連鎖反應。申領綜援的限制界線被衝破,可以預料,有關長者生活津貼、高齡津貼及公屋申請制度的司法覆核將接踵而至。日前,已有新移民申請法援,挑戰居港7年才能申請公屋的規定。這些限制如果一一被法院推翻,相關支出遠較綜援巨大,這才是更不容低估的影響。
由於這類案件屬於本港的民生事務,特區政府一般盡可能不會要求人大釋法推翻終院判決。終院判決將是一錘定音,不可逆轉的,因此,更加需要在接下來的類似訴訟三思而後行。香港奉行低稅制,財政收入易隨經濟好壞而波動,走高福利主義道路難免形成結構性財赤。此次綜援判決已引起社會對福利開支增加的憂心忡忡,如果公屋等類似福利制度的申請限制都被打破,特區政府的公共財政能否承受得起,會否影響到本港福利制度的可持續性,終院不能不小心衡量,從而作出恰當的判決。
綜援開支是剛性支出,不能削減。這是否意味著,政府會因為綜援開支的增加而要減少其他福利的支出呢?恐怕不宜這樣做。削減其他福利開支,必然會令現有受助人受到影響,將造成對政府的埋怨,無助社會和諧。目前政府庫房充裕,現階段不妨多作承擔,達到兩全其美的效果。
申領綜援7年之限被撤銷,無可避免令本港福利資源的負擔增加。政府今後要特別加強綜援的監管,增加受助人財政狀況的審核,設立綜援「日落期」,堵塞濫用綜援的漏洞;同時,加強對健全綜援人士的就業培訓,幫助他們自立謀生,減輕社會財政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