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教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通識把脈:辯論教學 利弊皆有


早前與通識老師飯聚,席間談到來年工作計劃,當中提及來年會增加運用「辯論」作為上課教學模式,在場老師即時表達一些值得注意的地方。

辯論有助通識教學在於其對正反立論的二元本質,而這特性與通識科非常配合,因為此科也強調從正反兩面來分析議題。更何況辯論時,辯論員需有精闢論點及論據基礎,配合不同事例雄辯滔滔。而且,正反雙方都有機會向對方提出針對性質問,並讓雙方反擊,這種情景猶如通識科作答的駁論。精確論點、恰當例子、正反立論、駁論等種種辯論特性,與通識科考核中的作答十分相近。故辯論有助促進通識科學習,及推進課堂的有效教學。

雖然辯論是一種良好的學與教工具,但也有些地方值得關注。辯論分為正反兩方,雙方的立場及相關論點往往是對立的,故同學會因參與比賽而代入角色,不經意走上單向及對立的思維上。

太投入角色 易墮對立迷思

舉例而言,在「在擴建堆填區事件上,應先考慮社會利益,而非當區居民利益」這個辯題上,正方就是站在社會利益作出優先考慮,當區居民利益次之;相反,反方則以當區居民利益為重,而社會利益則放在次要位置。在辯論會場裡,容易出現社會利益與居民利益互相對立的場面。若辯論同學或觀賽同學在比賽完結後仍未能抽離,很易墮入對立的思維模式及迷思中。如是這樣的話,辯論未必能有效幫助通識科學習。

學習單元強調「包容」概念

通識科常強調多元、多樣和包容等概念,而且這些概念常見於不同單元。例如「今日香港」單元,可用不同政治組織來說明政治理念多元,而香港社會不同族裔群體的存在也同樣說明社會的多元及包容特徵。在「全球化」中,文化全球化也說明世界文化的多元以及不同文化間的融合、互相包容的情況。

再以上述辯題為例,社會利益與當區居民利益是否一定對立?在辯論的特定設置下,對立的機會十分高,但兩者間又會否出現包容?答案是肯定的,其實當區居民利益也是社會利益的一部分,而且兩者目標一致,例如對廢物處理方法的長期目標皆是指向如何減少固體廢物,但如何能在短時間紓緩問題則有不同意見。又或者說,居民反映意見的方法,有些較激進,有些較和諧,說明居民在反映訴求時,也會考慮對社會穩定的影響,這點與社會利益一致。

因應辯論的思維方法,正反雙方互相雄辯,激出火花,令辯論比賽緊湊及精彩,這是辯論的特色。但在比賽背後,各參加者需再反思,除正反對立外,在現實生活世界中,是否只有正反的二元選擇?這點值得每位通識科持份者加以深思。■盧世威 勞工子弟中學通識教育科科主任

逢星期一見報

相關新聞
懵家長 爛中介 累幼園生失學位 (圖)
徵稿啟事
內地家長要教局教「走後門」
跨境童難估算 限制教局規劃
落空變錄取 鳳溪:候補名單揀選 (圖)
國際初中科學奧賽港區選拔頒獎 (圖)
校園放大鏡:蔡功譜校運會英語宣布賽事 (圖)
鄧顯紀念中學家教會就職
好書說不完:從木屋區到《THE逼CITY》 (圖)
中華書局 (圖)
一周時事聚焦:今日香港:假「金牛」闖關 (圖)
一周時事聚焦:現代中國:告別勞教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全球化:俄屢遭恐襲 冬奧添陰霾 (圖)
一周時事聚焦: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 (圖)
一周時事聚焦:能源科技與環境:內地耕地污染危機 (圖)
一周時事聚焦:公共衛生:禽毒又侵港 (圖)
通識把脈:辯論教學 利弊皆有
任重道遠:美駐華大使易人 中美前路仍漫漫 (圖)
概念圖:新任駐華大使與中美關係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教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