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玨
在中央力倡勤儉節約之風、嚴查官員「舌尖上的腐敗」之際,北京市率先對「會所歪風」祭出重拳,要求一律關停市屬公園內的私人會所和高檔娛樂場所,不僅精準擊中了長期「潛伏」頗深的隱性腐敗高消費,更還公園以「公共」屬性,此舉受到海內外輿論的讚賞。
近年來,藏身於市民公園、名勝古跡等地方的私人會所大行其道,已淪為公款吃喝、官商「密室政治」的黃金寶地。新一屆中央履新後,八項規定取得了較好成效,鬧市區的豪華食肆頓成社會監督焦點,唯獨會所以其獨特的私密性和高端性,受到許多精明的政商中人垂青。這些天價會所大多隱於花木深處,有氣派十足的大包房,動輒數萬元的單次消費,閑人免進的「會員制」,更有提供遮蓋車牌、消費無痕記錄等「保護隱私」特殊服務......因此,部分官員和商人把私人會所視為貪污腐敗的「世外桃源」,在裡面甚至大搞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敗壞了社會風氣,社會各界早有怨言。
不僅如此,部分城市公園管理者公然違反有關法規,允許私人業主在園林中霸佔最好的資源,跑馬圈地,大興土木,把本應是公共資源享有者的市民、遊客擋在門外,民眾反應強烈,輿論亦質疑:公地私用的背後,到底有沒有權力尋租行為?「舌尖上的腐敗」之餘是否還隱藏着其他隱秘的利益鏈條?等等。
北京市此次率先亮劍,全面清理公園內的私人會所,無疑將有力打擊官場隱秘的「會所腐敗」。據筆者所知,首都公園內的「會所腐敗」只屬冰山一角,北京北三環以外某公園就有一所天價會所,出入那裡的經常是某某書記、某某市長和商界巨頭,有時一周僅接待客人三兩次。
在中國,會所泛濫的主因在於權錢交易的「密室政治」盛行,以及綿延千年的特權思想作祟,北京市此番「嚴打」雖屬治標之舉,但仍值得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