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韓正出席上海市十二屆二次會議舉行,與政協委員交流。 中新社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沈夢珊 綜合報道)據中新社報道,中共上海市委書記韓正昨日在政協上海十二屆二次會議談改革之際,專門為上海自貿區「減壓鬆綁」。
自去年9月底上海自貿區正式揭牌成立之後,社會各界對於自貿區有着各種解讀和期待,而被外界詬病最多的就是負面清單過長。上海市政協常委屠海鳴表示,對於公眾廣為關注的2014年自貿區負面清單,希望政府能「放寬尺度」,可上可不上的不要上。
管理模式要創新
韓正指上海自貿區的改革,實際上就是在探索如何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它實際上是完整體系的試驗與探索,「3個半月太短,3年時間也太長」。他又直言自貿區引進多少資金和企業,並不是所關心的,關心的是制度創新。
所謂的制度創新,就是要探索出一套全新的經濟管理體制和政府監管模式,韓正認為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要一步一步走,會有一段時間,有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政策出來,第一批的時間可能要1年。
他還說,上海應該成為活力之都,它不僅有傳統,也有基礎。只有通過深化改革,向市場要活力,向社會要活力。在韓正的看來,上海不缺資金缺人才,不缺學歷缺的是解決問題的創新能力,未來上海仍需要在搞活國有經濟、鼓勵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倡導創新文化、營造法制環境以及積聚各類人才這五個環節下苦功。
港澳委員趙國雄接受採訪時亦對上海自貿區問題上表示,身為上海政協委員的他樂意提供以香港自由開放市場的金融經驗,和具有自貿區政府行政審批改革方面的建議供上海市政府參考。
針對不少委員對自貿區的關注,上海市委書記韓正表示,自貿區的實質其實是能不能探索出一條全新的政府管理體制的監管模式。深化改革其實是在探索市場與政府間的處理關係,在市場起決定性作用的同時,政府能夠科學有效的監管。他指出,金融在自貿區內的探索無非就是兩條,第一是風險可控,其二,並非為金融改革而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