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林舒婕 福州報道)「今次『張王會』顯示兩岸政治互信已達一定程度積累,但遠未到能夠商談軍事互信議題的階段。」台灣軍事評論員田金麗在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未來兩岸若進行政治議題商談,將會涉及軍事互信,由於島內對此分歧仍很大,未來更有可能出現政權輪替,因此,相信短期內還難討論此問題,她建議兩岸建立程序性模式,盡可能降低因官員更替而出現的波折。
「兩岸兩會」地位現分歧
田金麗提出,軍事互信議題在島內學界呼籲已久,兩岸未來將會循什麼模式進行軍事、安全商談,需要透過此次建立起的溝通機制,尋求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模式。「台灣民眾對於軍事、安全等議題有擔憂是正常反應,期望大陸能釋放更大空間,為雙方關係更進一步積累民意基礎。」
「如果兩岸還沒有達成高度的政治互信,現在這種溝通聯繫機制或『張王會』也很難去談政治議題,最多只能交換意見。」台灣中華文化大學中山所教授蔡瑋認為,島內部分人士過度的期望值,無益於兩岸理性解決分歧、尋求共識。「台灣有媒體預測,『張王會』後,兩岸溝通管道與機制會逐步擴展到其他公權力機關。但我認為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存在這種可能性。」
另一方面,田金麗認為,身為陸委會高層的張顯耀出任海基會副董事長兼秘書長之後,可以說,海基會的「白手套」歷史任務已基本完成,「在兩岸官方尚未完全主導溝通的背景下,兩會應當尋求新的功能空間。」
不過,蔡瑋並不認同「『張王會』取代兩岸兩會功能」的說法。他認為,維持「兩岸兩會」的功能,即便是部分弱化,也是最符合雙方利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