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財經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談營商:倡加0.5%商業稅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梁悅琴)李嘉誠於訪問中提到,要在社會責任和權益之間取得平衡,不能只看重權益,輕視責任。他表示,不介意政府適當地向商界增加稅項,例如增加0.5%商業稅,只要定點用於對持續教育和再培訓的投資,協助提高本地的就業質量,增加年輕一代向上流動的機會,他是支持的。他也贊成政府對小企業或特別新科技行業提供低稅率或免稅待遇,以鼓勵這些行業的發展。

他指出,根據香港稅務局資料,(2011/2012年度) 5%人口承擔了91%的薪俸稅收。近年經濟學有一熱門討論,就是「邊際生產力」(Marginal Productivity)可以是「零」,提出的經濟學者Tyler Cowen認為,受薪者的收入與福利與其能產出的經濟效益不對稱,是今天經濟復甦下失業依然高企的原因之一。他指,聽聞有些外國大企業今天聘用高管,面試問題之一包括「你曾否有裁員的經驗?」簡言之,科技帶來的替代性挑戰更明顯時,企業為了競爭力,只能投資效率和聘用高質素的員工。

不認同香港有商業霸權

香港有人指,香港是商賈的香港,是「四大地產家族的香港」,是執政精英通過吸納經濟和金融精英參與來控制社會的模式,但這種模式在2017直選大望之際被動搖。李嘉誠對此回應說:「不清楚何謂四大家族。集團旗下業務,99.9%也需要與同行劇烈競爭的。唯一被視為壟斷的,是公用事業,除了我們的港燈,還有中電。港燈是我們買回來的,亦都受到政府利潤管制協議的規管。」

他又稱,有些行業也不是完全開放的,一些專業,亦有「拒外」的行規,如大律師、醫生等,以確保本地人才的競爭力。事實上,政府本身也是僱主,有很多工程在進行,政府是最大的外判商,對於怎樣輸入外勞問題,亦應與有關各方面磋商解決。

  制度民主化營商更方便

被問到是否認同香港巨商階層的黃金時期已經結束的判斷?李嘉誠指出,香港有很多不同類型和規模的企業,都是「踏足香港,心懷內地,擁抱四海」的。香港有大量資金自由流動,只要企業有持續競爭力,對於從商者,黃金機會永遠是靠努力創造的。他認為,制度民主化,商人地位只會更健康。香港政府沒可能不繼續支持商人,使經濟持續發展。

相關新聞
李嘉誠:香港是寵壞了的孩子 (圖)
談普選:望有良性民主過渡
談營商:倡加0.5%商業稅
談扶貧:忌情緒政策化 (圖)
談創新:科技主導競爭力 (圖)
兩核電巨企港滬上市 (圖)
保利文化首日升29% 每手賺960元 (圖)
鄧普頓:看淡聲中尋靚股 (圖)
騰訊再破頂 概念股齊炒 (圖)
東方匯理料人幣明年先跌後升
永亨多賺21%創新高 派息無增 (圖)
港交所:40%股民網上炒股
南亞投資成浦發行香港平台
建行全額贖回120億次級債
萬科倍增派息率睇齊港同業 (圖)
萬科去年業績表現 (圖)
海通國際首推A股ETF (圖)
雷鼎鳴籲早為人口老化拆彈 (圖)
一田擴充 殺入九龍東 (圖)
全球第一:卡爾拉格斐酒店登陸濠江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財經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