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張廣珍 珠海報道) 中國社科院昨日發表的《城市競爭力藍皮書》中,珠海首次取代香港,成為中國最宜居的城市。《藍皮書》解釋,樓價收入比例的合理性是城市宜居水平高低的重要原因,香港市民在房屋方面的支出較多,住房負擔較重,影響了市民的生活質量。
昨日公布的《城市競爭力藍皮書》指出,霧霾和樓價是城市宜居面臨的標誌性難題,樓價收入比例的合理性是城市宜居水平高低的重要原因,雖然香港在宜居城市競爭力上整體領先,但是房屋性支出較多,市民的住房負擔較重,影響了市民的生活質量,令其遜於珠海,由去年的第一位跌落第二位。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競爭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認為,是次珠海能取代香港拿到「最宜居城市」,是因為在兩者生態環境相似的情況下,主要是香港的高房價、中低層的生活壓力大、貧富差距等問題讓香港失分不少。
珠海污染少 空氣佳
丁力續說,珠海取代宜居城市的第一位主要得益於珠海走的一條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之路。在特區成立招商引資時,珠海就設立了較高的門檻,高污染企業一律被擋在門外,並率先提出環境保護「八個不准」的規定,明確要求在產業結構選擇上,市區只發展有利於環境、高附加值的高科技產業。
同時,內地不少城市深受霧霾的煎熬,珠海空氣質量2013年的優良率為88%,高於60.5%的全國平均水平,全年有9個月進入全國前十,是珠三角進入全國排名前十次數最多的城市,PM2.5年均濃度為38微克/立方米,也遠優於全國均值72微克/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