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科院專家在昨日發布《城市競爭力藍皮書》時,提醒香港的優勢正逐漸褪色,一旦發生「佔領中環」更會進一步削弱香港的競爭力,不利於香港未來發展。學者認為,社科院提及對「佔中」的看法,對香港來說是一個警號。
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指出,香港各方面的競爭力近年不斷被內地追趕,已是不爭的事實。社科院特別提到「佔中」一旦發生,會影響本港競爭力,這不單止是一個警號,而是反映內地對香港社會政治環境變化的實質憂慮。
他說:「面對很多這些所謂政治上及社會上的不安定因素,因此擔憂『佔中』本身會否引發其他類型的社會及政治衝突,因此而造成了更加令到政局動盪以及特區政府管治困難的情況。」
香港理工大學社會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鍾劍華則稱,憂慮「佔中」影響香港競爭力可能是「誇大其詞」。他反而覺得報告對長和系的講法是比較罕見的。
「痛腳」有二 呼喚創新
《城市競爭力藍皮書》課題組成員沈建法對本報分析稱,「知識城市」可謂香港競爭力的「痛腳」。首先,產業結構向創新科技方向轉型無明顯突破,經濟高度依賴金融業和房地產。土地和房屋供給的嚴重不足使得樓價過快增長,經濟過度依賴房地產,不但增加了香港的通貨膨脹壓力,提高了企業的經營成本,增加了市民的生活壓力,還令香港失去了創業和創新的潛力,阻止了新興產業的發展。
其次,人口老齡化加速,2012年香港65歲以上的人口為98萬,佔香港總人口的14%。據測算,到2041年,65歲以上人口將增加至256萬,佔香港人口的30%。老齡化的加速,將對香港形成巨大挑戰,勞動力結構老化,影響產業結構升級。
他認為,香港的「知識城市」不足使得與國際和內地城市的競爭中凸顯後勁不足。上海已設立了自貿區,對物流、金融等產業的集聚效應將更加顯著,而在珠三角產業重工業化及高科技化進程中,香港參與能力也有限。
沈建法認為,香港要持續提升競爭力,避免不被內地城市超越,亟需促進科技創新,引領知識經濟,他建議香港成為「深港創新圈」的參與者與推動者,學習蘇州新加坡工業園的模式,在深圳設立香港高科技園,實行產研一體,發揮香港科技研發優勢和珠三角地區的製造優勢,實現共贏;其次,建設亞洲知識產權交易與服務中心,把香港的「知識產權交易中心」納入國家知識產權交易市場體系,強化香港在國家知識產權交易市場中的地位。■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王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