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香港和內地兩地股市熱炒「新國九條」,加上受港府計劃放寬「雙倍印花稅」換樓期限消息刺激,恒生指數重上22000點水平,升398點,創下一個半月來最大的單日升幅。事實上,即使政府放寬雙倍印花稅的樓換樓期限,也只是給予換樓市民方便,算不上「減辣」,更不是改變樓市政策,不宜過分解讀。高樓價仍是香港主要挑戰,「雙辣招」不可輕言改變。否則,就會前功盡棄。
有消息指,政府有意放寬雙倍印花稅換樓期限,地產股借消息明顯攀升。有業內人士更認為,可能政府對樓市前景看法有變,開始着手減辣。事實上,即使在樓市辣招作用下,本港物業交投轉趨平靜,但樓價未見顯著回落。摩根大通指出,高樓價仍是香港主要挑戰。香港的當務之急是要確保所有類型住宅有充足的供應,並讓樓價維持在可負擔水平。美聯物業的「樓價走勢圖」更顯示,今年4月樓價錄得微升。在此情況下政府對樓市減辣,必然令市場誤以為樓市調控鬆綁有望,資金再度湧入樓市,推高樓價,政府之前的努力就會白費。因此,政府現階段不會貿然減辣。
根據現時的辣招規定,以「先買後賣」方式換樓的市民,如果希望避開雙倍印花稅,必須在新簽臨時買賣合約後6個月內將原有單位賣出。昨日傳出的消息指,政府將6個月換樓期推遲至樓宇交吉後才開始計算。如果傳聞屬實,政府放寬雙倍印花稅的樓換樓期限,也只是給予換樓市民方便,讓市民變相有多約一至兩個月時間出售手上物業。嚴格來說,這樣的放寬算不上「減辣」,不會影響樓市。現時買樓易、賣樓難,延長半年的換樓期是合理的。雙倍印花稅的相關草案至今仍未獲立法會通過,政府今次作出技術性調整,是希望令法案盡快通過,不能視為樓市政策的重大改變。
至於國務院發佈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新國九條」,提出將逐步放寬外資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的限制、鼓勵各類資本公平參與併購等內容,對吸引外資進入內地股市有正面作用,效果與「滬港通」相似。不過,「新國九條」對資本市場是中長期利好,許多具體措施還有待細化和落實,短期對市場的影響有限。內地股市長期低迷,原因在於監管滯後,上市企業管理不透明,企業上市猶如「圈錢」。內地監管當局必須大力進行金融改革,助推股市規範化,重新提振市場信心,才能為內地股市帶來巨大的利好,港股也可從中受惠。
(相關新聞刊A1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