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5月29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貴人事忙:自小愛做義工 政商社區公職逾20


放大圖片

■李應生(前左三)與中西區各界協會在街頭撐特區政府。

「我自細就鍾意做義工,唔知點解!」李應生在訪問中談起自己對地區工作的熱情,一臉喜悅。他告訴記者:「我中學開始參加童軍,出來工作後,1980年加入港澳303區獅子會更做到會長,1987年加入聖約翰救生隊,做足20年做到分區總隊長,因實在忙不過來才退出。」如今,他在政府、商界及社區擔任的公職超過20個,並蟬聯中西區各界協會會長,繼續為該區服務。

服務中西區20多年 越做越過癮

身為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李應生自己的生意及居所都在中西區,故對中西區有份濃厚的感情,好自然你會希望這個社區好,故1991年開始投入地區服務,越做越過癮,不知不覺已有20多年。

他笑說,區內幾乎每個地區委員會他都做過一輪,什麼交通安全、防火、文化藝術、撲滅罪行、康樂體育、青少年暑期活動等等,還曾被委任為中西區區議員,全情投入監管地區工作。

在他看來,能夠為自己生活、工作的地區服務,參與民生及社區發展各項議題,與地區一道成長,給了他一份獨特的享受和感悟,「這對大家都有好處,是雙贏」。

特色街形象命名 遊客一睇即明

走過中西區,很多條歷史悠久的街道豎荂u參茸燕窩街」、「海味街」、「藥材街」、「古董街」、「圖章街」等醒目街牌。原來,這也是李應生致力向政府建議落實的旅遊推廣工程,將上環及西環一條條特色街道形象命名,令市民及遊客一看明瞭,為振興地區旅遊業及商家生意立下汗馬功勞。

李應生對中藥行業始終有一個情意結,「中藥業是我的本職,為政府提供制定方針的決策諮詢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由他發起與消費者委員會及本港三大中藥商會共同磋商訂立和推行「中藥行業營商守則」,奠定了行業信譽基礎。1999成立中醫藥管理委員會,他從一開始就是中藥組委員,並作為中藥管理小組主席,更打破慣例一做就是10年。

當時,他領導小組從零開始,負責撰寫中藥註冊領牌的細則,並積極搜集制定中藥規管方案的各方資料,提供寶貴專業意見,單是出席相關座談會和諮詢會都超過百次。

經歷了跨越沙士、金融風暴的「最艱苦的10年」,當首批領牌中藥批出,李應生功成身退,繼續在更多方面推動中醫藥發展。 ■香港文匯報•人民政協專刊記者 解玲

相關新聞
中俄百億軍貿 料下月簽約 (圖)
蘇-35簡介
S-400導彈簡介
外媒:華軍備每年擴充逾10%
菲建海軍基地 距南沙400公里
中日戰機貼身過 美盼對話化分歧 (圖)
紀念中馬建交 (圖)
內地嚴打網絡暴恐音視頻 (圖)
文匯觀察:暴恐音視頻是恐襲禍根 (圖)
極重罪暴恐犯 疆法院定判死刑
烏市坐公交禁帶液體和打火機 (圖)
反恐兼拚旅遊 赴疆客獎500元 (圖)
專家籲加強反恐遏蔓延
內地將頒條例 加強網絡信息安全 (圖)
官員形象 城管最差 (圖)
地方官升遷「掛u」PM2.5
形象最差官員群體
頑強玉兔超期服役 探月之旅隨時結束 (圖)
玉兔月球車數據
發改委:京津冀空氣污染水荒嚴重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