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茂波(中)強調,香港物業及土地的價值很高,整個社會要考慮怎樣運用資源作保育,做到保護珍貴文物的同時,亦能尊重到私人產權。陳廣盛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廣盛)特首梁振英去年在施政報告提出檢討保育私人歷史建築政策,古物諮詢委員會昨日就歷史建築保育政策檢討,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公眾諮詢,直至8月4日,其間會舉辦論壇和專題小組,收集市民意見。古諮會在諮詢文件中建議在香港設立文物保育基金,進一步向私人業主提供誘因保育歷史建築。發展局局長陳茂波強調,香港物業及土地的價值很高,整個社會要考慮怎樣運用資源作保育,做到保護珍貴文物的同時,亦能尊重到私人產權。
據古諮會資料顯示,現時有1,274幢歷史建築物已被古諮會評級,有1,043項是非政府擁有;富歷史價值的私人建築物拆一棟就少一棟,但不少私人業主在面對高昂的地價和維修保養費用時,仍然是傾向考慮將建築拆卸重修,結果不少歷史建築因而被不恰當地改動或面臨失修破損,例如被評為一級的何東花園,由於政府和業主談不攏,中西合璧的主樓已經拆了,會重建成多幢別墅。
面對既要保護珍貴文物,又要尊重私人產權的雙難局面,陳茂波表示,香港寸金尺土,物業和土地的價值都很高,所以整個社會要考慮怎樣運用社會資源,「大家認為如何用,用到甚麼程度,是否還有其他手段,包括城市規劃,亦要考慮私有產權的保護。」
基金可分擔政府部分工作
古諮會表示,不論歷史建築屬私人還是政府擁有,均涉及一定的保育成本和公共資源的運用,其金額可能會很大,所以建議在香港設立文物保育基金,協助業主維修其建築。
古諮會指,發展局在2011年年底已委聘顧問,研究在香港設立文物保育基金的可行性,顧問公司當時假設由政府一次過撥出9億元作啟動基金,每年撥1,000萬元協助私人業主維修歷史建築。基金亦可分擔政府的部分工作,如發展局的「維修資助計劃」和「活化歷史建築伙伴計劃」的行政和監察工作等。
謝偉銓表支持 籲參考外國做法
立法會發展事務委員會副主席謝偉銓表示,支持成立文物保育基金,認為可參考外國做法,在成立基金初期,由政府注資,亦可收取社會人士捐助,甚至可利用基金辦活動賺取收入,令基金有持續性。
面對已有私人歷史建築被拆,但今次諮詢只提開放式問題,並無具體建議,謝偉銓說,總算有個開始,讓公眾表達意見,又認為今次諮詢方向正確。
田北俊憂每年千萬唔夠維修
不過,本身有地產發展業務的議員田北俊就認為,如果政府協助私人業主維修歷史建築的金額只有1,000萬元實在太少,「1,000萬一年作維修,現在物料貴、人工又貴,我不覺得1,000萬可以維修到多少個地盤,勉強一年維修一兩個地盤可能做到,但再多的我覺得處理不到。」
上載諮詢文件 公眾可提意見
今次的諮詢文件提出了多條開放式問題,如應否向私人業主提供更多誘因,例如提供額外發展面積、資助業主維修歷史建築;公共資源可投放到甚麼程度,應否以公帑收購歷史建築,及是否需要透過城市規劃保育歷史建築,以法例規管限制私人業主拆卸或者改動建築等。諮詢文件已上載至古諮會就政策檢討所設的專屬網站 (www.builtheritagereview.hk)。公眾可於8月4日或以前把意見和評論提交予古諮會秘書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