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僐�𡄯蕭 | �愇嚙踝蕭嚙� | ��鞱僚��� | 嚙賣鸌藃�� | 嚙質𨭬嚙踝蕭 | 嚙踝蕭��嚙踝蕭 | �鰵��梹蕭嚙� | ��𢛶�𩤃蕭嚙� | 嚙踢��琜蕭薴�� | 嚙踝蕭��梹蕭嚙踝蕭��𠬍蕭 | 嚙踝蕭頨堆蕭嚙� | 嚙踝蕭嚙踝蕭嚙� | �♀���蕭 | ��蝤堆蕭嚙�
2014年7月6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特寫:「盧溝曉月」憶國殤


放大圖片

■盧溝橋上前來緬懷的遊客。 記者張聰 攝

「這石碑見證了當年的血雨腥風,如今依然矗立在盧溝橋旁,我們應當以史為鑒,勿忘國殤!」燕京八景之一「盧溝曉月」石碑是遊客的必到景點,來自台灣高雄的陳先生昨日站在石碑前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他這次來北京旅遊重要一站就是到盧溝橋參觀,希望更了解這段國殤歷史。

「兩岸是一衣帶水的關係、不能分割。我們要共同銘記那段國家的災難歷史,緬懷那些為民族解放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先烈。」陳先生也在談到參觀完中國人民抗日紀念館後的感受,「在抗戰館展示的許多資料,我在台灣從來沒有見過,很震撼。但我認為在展館內也應展示一些當時國民政府的軍隊為抗日戰爭、民族解放做出的貢獻。這樣才能讓兩岸民眾形成正確的歷史觀,更加客觀公正地看待這段歷史。」

讓下一代銘記這段歷史

在參觀者中,記者發現,有許多遊客都帶着小孩子。記者詢問了一位抱着孩子的趙女士,她表示,我特意從浙江過來帶我兒子感受下抗戰的,「雖然他才三歲半,可能對許多事情懵懵懂懂,但是我認為作為一名中國人不應該忘記這段國恥。」

另一位牽着自己五歲女兒前來參觀的王女士說,她是趁着休息日帶女兒來參觀,「我是希望她從小能親身感受一下氛圍,要她銘記歷史,只要落後就要捱打,同時告誡她無論未來身處何地,都不能忘記自己是一名中國人。」

■記者 張聰 盧溝橋報道

相關新聞
北京高規格紀念七七事變 國家領導人明赴盧溝橋出席活動 (圖)
特寫:「盧溝曉月」憶國殤 (圖)
中韓元首關注日解禁集體自衛權 (圖)
上阪勝:讓平民「人肉掃雷」 (圖)
侵華日軍厭戰想自殺
102歲老兵病榻唱抗戰歌曲 (圖)
台團體今辦活動 向抗戰老兵致敬
習近平朴槿惠互換國禮 「初戀」趙雲像贈「冰公主」 (圖)
彭麗媛「時尚達人」風釆百變 (圖)
特寫:國禮用「心」不用「金」
外媒:中韓走近 東亞有春天的感覺 (圖)
訪韓四大成果盤點 (圖)
德總理默克爾訪華抵成都 新能源車成重點 (圖)
德企瞄準高增長電動車市場 (圖)
昆烏列車開通 4220公里走65小時 (圖)
內地擬增民眾遷徙自由度
越向聯國起訴中國「侵權」
中國外商獨資醫院擬擴至7市
冶金科技泰斗 107歲院士辭世 (圖)
深圳將重點發展機械人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虜瞍脤�𢛶𥁒���蕭嚙賡��蕭���蕭嚙� 
2020���虜嚙賣��蕭 
2019嚙賢�賂蕭閫�嚙賣��蕭 
嚙賢掘嚙踝蕭嚙賢○���鼧嚙賢�嘅蕭皛Z�券鱓嚙� 
��憓扳袇嚙踝蕭嚙踝蕭薴噪嚙賣貍摨埈�剜�嚙� 
��鞟�页蕭��舘�𡏭�𤤿�匧鯏銋页蕭嚙踝蕭�艾遬嚙踢左𣈯烵嚙踝蕭 
�兝蝞𧶏蕭嚙�70嚙踢�寞��蕭 
嚙賡�䕘蕭���蕭藆�𡄯蕭嚙踝蕭2019 
嚙賡做嚙踝蕭閫�嚙賢�𩤃蕭嚙踝蕭�坾�踎嚙賜��蕭臐�㾓╞恬蕭嚙� 
嚙賣�嚙踢�㜃��頣蕭30嚙踢�寞��蕭 
嚙踝蕭藆襥嚙賡�嗪蝙嚙踝蕭 
��誯�㕑�𨥈蕭��嚙踢�𧶏蕭皛剁蕭蝵賂蕭藃3藀�殷蕭��� 
��条��毺�𤩺聢嚙踝蕭藂�㛖�嚙踝蕭嚙賢爀�𡢅蕭�蓡 
嚙踝蕭�對蕭��吔蕭�𩣪��蕭��� 
��鞱僚��𨥈蕭嚙質滌嚙質�歹蕭���烵�噐蝖页蕭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