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華中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徐勇教授。 俞鯤 攝
全程跟進廈門「共同締造」試點的華中師範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徐勇教授接受本報專訪時指出,以海滄為樣本的廈門居民自治模式,核心是以居民的現實利益和生活需求為基礎,通過發展協商民主,實現了根據不同的情況因地制宜進行有效的社會治理,海滄樣本除了解決自身治理問題,更具可複製性和推廣性。
作為國內城市社區自治研究和農村村民自治研究領域帶頭人之一的徐勇,從2013年起就率團隊多次赴廈門調研和駐點考察,以「共同締造」為核心的廈門基層治理模式被他譽為「中國新高度」。
「端碗吃肉 放筷共建」
徐勇表示,中國社會伴隨工業化進程,國家治理嚴重不適應極大的變遷速率,社會參與又嚴重跟不上國家治理的要求,中國在國家治理中缺失重要的穩固基礎,層出不窮的上訪充分地反映出地方缺失有效的治理。中國早就確立了基層群眾自治制度,但是多年來,基層自治一直處於懸浮化狀態無法落實,政府和官員越來越少講「自治」,更多的是談「社區建設」,制度供給嚴重不足;學界對自治的理論供給亦缺失。
「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探索不同情況下村民自治有效實現形式。這給予城市基層治理和居民自治的完善與深化提供了新視野,為基層治理和居民自治研究提供了新課題。」徐勇認為,海滄的社會治理首先強調「共同締造」,把社會拉進治理中,從而獲得更加牢固治理基礎。把過去「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罵娘」變成「端起碗來吃肉、放下筷子共建」,把過去社會中的不滿情緒和消極因素化為積極因素,初步建立起現代基層治理的框架,徐勇將這個框架描述為「行政縱向到底、自治橫向到邊,服務縱橫交錯,治理多元互動」。
他續稱,從全球經驗來看,地方治理做得越好的地區,化解對沖社會矛盾的能力就越強。廈門的「共同締造」模式,適應了中國政治社會發展實踐中關於國家治理的緊迫需要,具有全國性的普遍價值,具備可複製性和推廣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