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宣明會市務及傳訊總監黃秋霞正與家馨中心內的流浪孩子一起上課,讓孩子藉繪畫表達自己的感受。 受訪者供圖
給流浪孩溫飽上學 重聚家人過新生活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陳敏婷)中國經濟迅速發展,但仍有過百萬名兒童在街上流浪。他們或因家庭離散而流落街頭,或因家庭暴力、不和等原因而離家出走,在城市的角落為生存而吃剩飯、撿垃圾,甚至受壞人控制,被迫偷東西。宣明會為救助流浪孩子,在雲南昆明設立救助中心,讓他們得溫飽、重新上學,更重要是協助孩子與家人重聚。
有關官方統計流浪兒童數目,最近期的已經是2003年的數據。據國務院婦女兒童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抽樣調查,2003年全國每年存在的流浪未成年人人數約100萬至150萬,且以每年約15萬人遞增。
孤兒身心俱疲 家馨撫平傷痛
16歲的小浩(化名)一直與爸爸相依為命,自一年多前在出租房內目睹爸爸離世後,變得沉默寡言,並且孤身在街頭流浪,日間乞討、執膠樽賣;夜間睡在沙塵滾滾的馬路旁,「幸運」一點的話可以睡在快餐店內。不過,最令小浩感到膽顫心驚的日子,是受壞人控制,被迫搶掠。那時候小浩不只生活上難過,心裡更是難受。流浪的生活過了6個月,小浩獲宣明會在昆明設立的家馨社區兒童救助服務中心(家馨)外展義工發現,把他帶到家馨生活。小浩終於有穩定的住所,不愁一日三餐,更有一直所渴望的讀書機會,但喪父的傷痛仍存留在小浩心中。
小浩明白,爸爸已經永遠不在身邊,自己無人可依靠,於是加倍用功學習,經常溫習至凌晨時分。為了讓憂鬱寡言的小浩可以釋出自己的傷痛,家馨會把小朋友圍在一起,舉行「布公仔分享會」,讓小朋友手執布偶,用布偶代表自己,說出心事。
孩子除了因為喪失父母而流浪,亦會因家庭暴力、覺得父母偏心等原因而離家出走。除了「布公仔分享會」,家馨亦會用別的方法讓孩子表達感受。一個名為「我的珍寶」剪貼遊戲,每位流浪兒童的珍寶中,都必會包含「溫暖的家」。這群孩子,口中雖然不願意提起自己的父母,但心中還是非常想家。
昆明扎根十載 流浪童避難所
單在昆明,就有500名至900名流浪兒童,年齡介乎8歲至14歲。宣明會市場及傳訊總監黃秋霞表示,家馨在昆明扎根10年,早已廣為當地流浪兒童認識,像是他們的避難所,「只要他們想,就可以來」。在冬天寒冷的日子,居住在家馨的小朋友會有20多人。除了基本的三餐、食宿,家馨亦為小朋友提供非正規課堂,包括補習班及教授其他生活技能,讓孩子準備好後,再送他們到正規學校接受教育,更會按需要,提供金額不一的學費資助,最高可達全資。一般而言,家馨會提供資助至孩子成年,但亦會按特殊情況,為有需要的孩子提供大學助學金。
家馨是流浪兒童的避難所,但不是孩子永遠的寄身所。黃秋霞表示,家馨更希望擔起中間人角色,協助流浪孩子早日重返原生家庭及融入社會。她表示,有三分之一的流浪孩子經協助後,數個月後會重返原生家庭。如孩子已經沒有家,家馨會透過提供教育及協助尋找工作,讓孩子成年後,能夠自力更生。「有時間孩子外出工作後,會拿數百元回來給姑娘,都令同事們覺得很欣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