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中央8月起專項治理「小金庫」,嚴查「三公」經費等。圖為公款宴席後的剩菜。 資料圖片
突出監督「三公」經費會議費及培訓費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玨 北京報道)經國務院批准,財政部、審計署近日發出通知,決定從8月起,開展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嚴肅財經紀律和「小金庫」專項治理工作。據稱,此次專項治理的範圍,重點是各級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將突出對「三公」經費(政府部門人員利用公款吃喝、公費出國(境)及公車私用時所產生的消費)、會議費和培訓費的監督檢查,特別是檢查一些轉到暗處的奢靡享樂現象、借培訓之名行吃喝玩樂之實的培訓中心等,從源頭上斬斷奢侈浪費等不良作風的「資金鏈」。
財政部監督檢查局局長吳奇修接受人民日報採訪時介紹,此次專項治理的內容,主要是2013年以來,違反中央八項規定和財經紀律以及設立「小金庫」的有關問題。數額較大和情節嚴重的,可追溯到以前年度。他指出,專項治理將圍繞預算、資產、財務、政府採購、會計工作的關鍵節點和薄弱環節,結合各地區各部門實際情況,有的放矢,突出重點。
豪華培訓中心引群眾不滿
此外,隨着中央八項規定的深入落實,一些奢靡享樂現象開始由明處轉到暗處,變得更加隱蔽。比如,一些培訓中心設施豪華,名義上是培訓,實際上成為接待領導吃喝玩樂的場所,群眾反映很大。吳奇修表示,這次專項清理,將突出對「三公」經費、會議費和培訓費的監督檢查。
「三公」經費檢查重點,主要是查是否擴大了出國經費開支範圍、擅自提高出國經費開支標準;是否存在擅自增加出訪國家、地區及城市,接受企事業單位資助或向下屬單位攤派出國費用等問題。同時,對超標準配置公務用車、違規配置和向下屬單位或其他單位轉移攤派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經費等問題;超規格、超標準接待和贈送禮品、禮金、有價證券、紀念品及土特產品等問題,也將進行重點監督和嚴厲查處。
會議費重點檢查是否存在計劃外召開會議,虛報冒領手段騙取會議費,虛報會議人數、天數等進行報銷,違規擴大會議費開支範圍,擅自提高會議費開支標準,在非定點飯店或嚴禁召開會議的風景名勝區召開會議,違規轉嫁或攤派會議費用以及報銷與會議無關費用等問題。
政府採購納治理範圍
培訓費重點檢查計劃外舉辦培訓班,超範圍和開支標準列支培訓費,虛報和未按規定程序報銷培訓費,轉嫁攤派培訓費用和向參訓人員亂收費,以及培訓費中是否列支公務接待費等與會議、培訓無關的支出等問題。
吳奇修還說,政府採購管理情況也是此次專項治理的一項重要內容。重點檢查採購預算編制不完整,執行經費預算和資產配置標準不嚴格,違反政府採購程序,「暗箱」操作、無預算採購、超預算採購等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