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8月14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學生拒與父母做「網友」趨增


放大圖片

■戴碧彥(中)指出,家長及子女於網絡溝通的互信度不足。香港研究協會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馮晉研)社交網站是年輕人愛流連的地方,但網絡世界複雜,不少家長擔心子女被盜用資料或者被欺凌。一項調查顯示,有使用社交網站的家長中,逾四成半與子女在社交網站成為「朋友」,當中有一半人趁機關注子女的行為。不過,近半學生表明不接受父母「監視」自己,另有近四成學生不接受父母成為自己社交網站「朋友」。調查機構指,子女及家長對建立社交網絡關係的態度漸趨保守,提醒家長保留適當空間讓子女建立個人社交網絡,而子女嘗試理解家長關心子女出發點,重建互信。

有家長「虛構」網上身份關注子女

香港研究協會於上月底至本月初以隨機電話抽樣形式,成功訪問739名家長和453名10歲或以上的全日制學生,了解他們使用社交網站的態度。不少社交網站用戶會分享個人資料,70%家長表示擔心子女的個人資料被人利用;49%家長則擔心子女在社交網絡遭受網絡欺凌。有使用社交網站的75%家長中,46%人與子女在社交網站成為「朋友」,當中近半人表示有藉此關注子女的行為,大部分用「父母」身份,另有小部分家長則以「虛構」身份或者用子女賬號登入以留意子女行為。

調查中有逾九成學生使用社交網站,39%受訪學生不接受父母成為自己社交網站的「朋友」,較去年同類調查上升了7個百分點;更有51%受訪學生表明不接受父母利用社交網站關注自己的行為,較「接受」的人多出20個百分點。而為避免家長知悉自己的動向,38%學生設定權限限制父母瀏覽其社交網站上部分資訊。

香港研究協會研究主任戴碧彥指出,相信社交網站會逐漸成為親子溝通的主要途徑之一,調查反映,現時家長及子女於網絡溝通的互信度不足,以社交網站促進親子關係的作用並不明顯。她提醒家長,應避免在社交網站等公開平台過度介入子女的網絡世界,而要保留適當的空間讓子女建立個人社交網絡。她又鼓勵青少年嘗試理解家長對自己行為的關注,並多表達自己的想法,建立良性的溝通模式。

相關新聞
用腳步汗水齊反「佔中」 (圖)
社團鄉局:反對「自殘禍港」
專業服務:捍衛「法治之都」
旅遊零售:保護從業飯碗
特寫:各界誓師 紅雨無阻
「工商專業齊發聲集會」出席團體代表名單
大遊行豎拇指:「我哋至啱」 (圖)
真正的民心、民意不再沉默 8.17維園見 (圖)
特稿:周融批「李呃人」愈偽術愈墮落
一哥:警反對犯法很自然 (圖)
八旬沉默者 遊行反「佔中」 (圖)
政界:「過半數」門檻符基本法 (圖)
詩姐冀反對派拿出溝通誠意 (圖)
民主無終結 「袋住先」再優化
梁李劉晤張曉明前續擺姿態
會見時間安排 (圖)
買400呎「蝸居」需「食風」14年 (圖)
學者:03年停建居屋致斷層 (圖)
生活質素指數組成數據 (圖)
美食博覽1蚊攻略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