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國務院印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實施意見,是內地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最為全面和系統的一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中新社
招考制度全面改革 滬浙今年先行試點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江鑫嫻 北京報道)中國政府網昨日發布《國務院關於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稱,內地高中將不分文理科,保持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分值不變,外語科目將提供兩次考試機會。上海和浙江今年開始試點,2017年在各地全面推進,力求到2020年建成更加公平公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招考制度。
據悉,這是中國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最為全面和系統的一次考試招生制度改革。
教育部副部長杜玉波表示,自1977年中國恢復高考制度以來,這一制度改變了千百萬人的命運,為學生成長、國家選才、社會公平做出了歷史性貢獻。不過,隨着時間的推移,現行的高考制度中出現了唯「分數論」,影響學生全面發展,一考定終身使學生學習負擔過重,區域和城鄉入學機會存在差距,加分造假等問題。是次改革就是要在堅持統一高考的前提下,着力解決存在的突出問題,更好地科學選拔人才,更好地維護社會公平。
外語科目可考兩次
意見明確了高考改革的五個主要任務:一是改進招生計劃分配方式,進一步促進機會公平;二是改革考試形式與內容,更好地引導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三是改革招生錄取機制,規範考試加分、自主招生,拓寬多種形式學習通道;四是改革監督管理機制,加大信息公開力度與對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五是開展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探索多元錄取機制。
根據實施意見,2014年上海市、浙江省分別出台高考綜合改革試點方案,從2014年秋季新入學的高中一年級學生開始實施。試點要為其他省(區、市)高考改革提供依據。
據了解,目前,中國絕大部分地區的高考都主要是按文理分科,考察語文、數學、英語三門,外加文科綜合或理科綜合的成績,高校在招生時依據這些考試的總分數進行錄取。在此輪改革中,為了着重考查學生獨立思考和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高考考試科目設置也將進行一些改革。考生總成績將由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三個科目成績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三個科目成績組成。保持統一高考的語文、數學、外語科目不變、分值不變,不分文理科,外語科目提供兩次考試機會。
對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
針對外界高度關注的招生區域計劃分配問題,杜玉波表示,將通過三項舉措縮小區域間高等教育入學機會的差距。第一,完善國家招生計劃編制辦法。第二,繼續實施「支援中西部地區招生協作計劃」。下一步還要繼續在東部地區高校安排專門招生名額面向中西部地區招生。第三,合理確定分省招生計劃。要求部屬高校公開招生名額分配原則和辦法,嚴格控制屬地招生比例,調出的指標主要用於中西部及入學機會偏低的地區。
杜玉波還特別提到,為了讓更多的農村學生不僅要能上大學,更要上好大學,改革將對這個人群採取兩個傾斜措施:通過「農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專項計劃」,由重點高校面向貧困地區定向招生;部屬高校和省屬重點高校安排一定比例的名額,專門招收邊遠、貧困、民族地區的農村學生。「這是促進社會公平的重要內容。」杜玉波評論說。
考試加分項目將大幅減少
近幾年來,考試加分制度也被外界所詬病,造假現象層出不窮。為此,意見提出要規範考試加分制度,具體措施包括大幅減少、嚴格控制考試加分項目,確有必要保留的加分項目,應合理設置加分分值,探索完善邊疆民族特困地區加分政策。杜玉波表示,將從2015年起取消體育、藝術等特長生加分項目,並將嚴厲打擊加分造假行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