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9月17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軍情觀察:中國製造要走自主創新之路


放大圖片

■「蛟龍」600的大型機頭全尺寸模型。 資料圖片

葛 沖

1982年,英阿馬島海戰期間,在戰爭中節節敗退的阿根廷,利用超低空飛行方式,以一枚導彈,擊中了英國海軍價值兩億美元的「謝菲爾德」號,令全球震驚。上述案例,就是水陸兩棲飛機在戰爭中成功應用的雛形,令各國爭相加大對兩棲飛機的研製投入。如今,面對森林滅火、水上應急救援任務,以及周邊海洋權益和島嶼爭端不斷增多,中國又怎麼能夠落人之後,不製造自己的大型水陸兩棲機呢?

今年5月,習近平主席在上海登上了C919大型客機展示樣機。他在現場有感而發地說,「中國是最大的飛機市場,過去有人說造不如買、買不如租,這個邏輯要倒過來,要花更多資金來研發、製造自己的大飛機。」習近平鮮明的態度,既是對之前中國大飛機項目艱苦探索的肯定,也是對未來中國大飛機研製等重大裝備製造業的動員。

掌握競爭主動權

「蛟龍」600是中國自主研製的大型水陸兩棲飛機,是獲得國務院立項批覆的三個大型飛機項目之一。目前其在大飛機製造領域初見模樣,試飛在望。如今,中國製造已遍佈全球,但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若想成為真正的製造業強國,就必須掌握工業化時代的競爭主動權,在核心技術上不能落在人後,也只有這樣,才能在全球製造業產業鏈上,獲得最豐厚的紅利,而不僅僅是打工者。

央視早前報道透露,中韓按照50:50的股比合資建設的北京現代,年產值上千億,但因為核心技術主要在韓方手裡,所以每年韓方要拿走利潤、專利費等的絕對大頭。「蛟龍」600等一大批中國自主研發的中國企業所走的路,其實就是在探索中國製造業要走什麼樣的路。

一些外媒擔心,中國要自主創新,要自主研製大飛機等,是否又要回到閉關鎖國的老路上?答案當然不是。只買不造會讓中國失去主動權,關起門來完全自己幹會讓中國遠離現代裝備製造業的內在規律。兩種做法,都不可取。

未來,中國製造要想屹立於世界之林,必須走開放條件下的自主研發之路。既要投入精銳的科研力量不懈攻關關鍵核心技術,也要實事求是地學習、借鑒、引入世界先進技術;既要積極培養中國自己的核心技術團隊,也要保持一定的開放度,與全世界的同行們做有益交流。

相關新聞
中斯共同開發科倫坡港口城 (圖)
中斯央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 (圖)
斯外長:願與華落實海上絲路構想 (圖)
小資料:印度洋明珠--斯里蘭卡 (圖)
駐印大使樂玉成:龍象聯合惠及世界 (圖)
外交部指邊界問題不影響中印關係發展
李克強:扎實推以人為核心新型城鎮化 (圖)
海上合作成中國東盟發展新動力 (圖)
張高麗六倡議
彭清華:「南寧渠道」助建海上絲路 (圖)
港商盼東盟增納香港 (圖)
受累關係緊張 菲展位冷清
「海鷗」肆虐瓊粵 多地航班取消 (圖)
查吸毒遇反抗 穗上演警匪槍戰 (圖)
馬雲料明年成港人 (圖)
中國最大海警船下水 (圖)
珠海航展11月登場 運20等利器上陣 (圖)
中鋁總經理被查 (圖)
杭州「房叔」受賄逾億判死緩 (圖)
微信涉傳播淫穢信息 騰訊被罰五萬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