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4年10月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特首委林鄭晤學聯


放大圖片

■香港警方昨日表示,有責任保護政府建築物,如有需要,不排除使用適當武力。圖為警方在特首辦外布防。 路透社

重申政改須依法而行 多示威者不贊成「特首辭職」作前提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鄭治祖、文森)「學民思潮」及學聯昨日凌晨號召「佔中」示威者包圍特首辦,並發出「最後通牒」,要求在昨晚午夜前,特首梁振英辭職,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改變早前有關香港政改問題的決定,否則行動會「進一步升級」。由於不少示威者反對,學聯等其後收回「要求梁振英辭職」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改變早前有關香港政改問題的決定的要求。特首梁振英昨晚深夜宣布委派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率領的政改三人組,開展與學聯代表的會面,並重申政改討論必須根據香港基本法及全國人大決定的框架進行。

昨日凌晨1時,「學民思潮」及學聯號召「佔中」示威者包圍特首辦,逾百人由立法會停車場經添馬公園出添華道,在路口警察防線前坐下,並高叫「梁振英下台」等口號。在場警員指,示威者已危害公眾安全,部分示威者不滿,「學民思潮」即堵截特首辦添華道出入口,聲言要堵截梁振英上班。

昨晨9時45,學聯及「學民」等向特首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他在昨晚午夜前辭職,否則就會包圍政府部門。不過,不少示威者都不贊成以「特首下台」作為會面條件。示威者鄧先生坦言,中央堅定支持梁振英,若一定要特首下台才可以商討,是有點不現實。

示威者:過激難獲市民認同

有示威者則表示,倘抗議行動升級圍堵重要政府部門,他會考慮是否繼續參加,「政府有些很基本的部門的運作,我們不應該去阻止的,若完全癱瘓了整個政府,我們這班學生要和平的形象,會受到很大影響。」

連日通宵留守的岑先生也表明,不同意圍堵政府機構,「一些過激的行為,在此刻未必受到普遍巿民的認同,我自己不會這樣做(圍堵政府機構),我仍會留在金鐘這個地方,做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坐在這裡去支持,其他的行動,我個人來說,覺得不是時候,不適合去做。」

昨晚8時多,學聯發表致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的公開信,未有再提「梁振英下台」的訴求,但就聲言「梁振英失信於民,已無管治威信」、「學生和政府的對話,政改是唯一議題。」學聯又稱要「確立平等權利,實行真普選、真民主。在『一國兩制』框架下,香港問題,香港解決;政治問題,政治解決。」

在學聯等「改變要求」後,梁振英和林鄭月娥在昨晚11時半舉行記者會。梁振英宣布,委派林鄭月娥率領政改三人組,在短期內盡快以合適方式與學聯代表見面,討論香港政改問題,並期望有關對話能夠開啟政改問題與社會各方面的對話,並希望集會人士繼續保持港人一貫守法、務實、理性、平和的態度,一起推進政改工作。

不過,他重申,特區政府、「政改三人組」及他本人,一直以來都非常願意與香港社會各界,共同商談香港政改問題,但政改問題一定要在和平理性、符合基本法及人大有關決定的前提下,來譜寫香港新的行政長官選舉制度。

林鄭月娥表示,她與相關官員會盡快接觸學聯,商討有關的具體安排,希望在短期內開展就政改的會面,達成雙方滿意的結果。被問到會否應學聯要求在公開場合會面,她說學聯在公開信選擇了用「適宜公開場合會面」,相信商討過程中還有空間,大家在具體細節上可以再探討。

梁振英:為社會大眾守崗位

另外,反對派啟動「佔領中環」後,以梁振英「處理政改不力」為藉口,要求他下台。梁振英在回應記者提問時重申不會辭職,「因為我要繼續做好普選工作。」

他續說,願意和港人一起,將香港過去一直以來用的選舉委員會的選舉制度,推進成為500萬合資格選民於選舉當天,能夠去到投票站一人一票選出下任行政長官的重要工作:「能夠做到這個工作,不單是我個人的政績,同時也是為香港社會大眾。」

相關新聞
特首委林鄭晤學聯 (圖)
警方:放催淚彈免警民俱傷 (圖)
對付示威者 美英最暴力 (圖)
市民踴躍簽名挺警反「佔中」 (圖)
「藍絲帶」挺警執法 擬伸延18區
「佔領」阻返工 累150萬巴士客 (圖)
「佔中」違法不受保 參與受傷冇得賠
「佔中」撕裂社會 家人陌路友絕交 (圖)
王毅以巨輪喻中美:齊把舵應對暗礁險灘 (圖)
各界挺梁 斥迫辭職為奪權 (圖)
洋學者踢爆美撐「三丑」搞「佔中」 (圖)
「佔中」重創 港股下望21500 (圖)
港團獎牌創歷屆新高 (圖)
「佔領」爭權「鬼打鬼」 「拆馬」爭籌碼 (圖)
京申冬奧對手僅剩阿拉木圖 (圖)
「特權旅遊」曝光 不買票不排隊 (圖)
美患者接觸5學童 伊波拉擴散恐慌 (圖)
歐央行本月出招 料泵水9.8萬億 (圖)
美高官聲稱:釣島爭端若升級 美必動武援日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