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揭曉後,往往會引起不同程度的爭議,例如2009年的美國總統奧巴馬和去年的國際禁止化武組織等。有評論認為,今年國際局勢經歷驚濤駭浪,頒給馬拉拉和薩蒂亞爾希對挪威諾貝爾委員會而言,無疑是較少機會出現爭議的選擇。
提名最多 斯諾登大熱倒灶
今年和平獎共接獲278個提名,當中47個屬於機構或組織,是歷來最多提名的一屆。獎項公布前,教宗方濟各、美國中情局前職員斯諾登以至有「和平憲法」之稱的日本憲法第9條,均被視為大熱門,但最終仍是由去年大熱倒灶的巴基斯坦少女馬拉拉奪得。
分析指出,無論是教宗抑或斯諾登得獎,皆可能引起爭議,例如方濟各上任時間尚短,未有實際重大建樹,貿然頒給他,容易重蹈當年因為「願景」而頒獎給奧巴馬的覆轍。去年委員會頒給禁止化武組織,當時國際社會推動敘利亞銷毀化武,但過去一年事實證明,敘化武未完全銷毀,當地內戰也愈演愈烈,甚至發展成今日「伊拉克和黎凡特伊斯蘭國」(ISIL)四處攻城掠地的局面。■《紐約時報》/《衛報》/英國廣播公司
|